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经济活动复杂性、联动性加剧,股市、楼市等资产市场的疲软、能源危机的加剧,都使得农产品市场上的金融化趋势日益凸显,农产品期货作为主要的衍生品市场,正面临着越来越剧烈的价格运动与复杂多样的价格风险。近年来,我国的期货市场加快了新品种的上市速度,实现从单一的棉粮油作物向轻工业、林业、水果产业、禽蛋业多元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品种在市场上发挥价格发现这一重要功能。通过聚焦于这些鲜有研究关注的新品种,研究它们的价格波动特征、泡沫风险和价格发现功能,补足了既有文献的空缺,也为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价格监管提供了新的视角。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论有如下几点:(一)研究了八种新品种期货价格的波动特征,分析其价格走势、长期趋势和周期波动。通过直观地观察价格走势图,发现纤维板、油菜籽、菜籽粕、鸡蛋、晚籼稻期货的价格波动剧烈,急升骤跌的特征明显;苹果期货价格出现了“过山车”式的走向,上市后价格一路攀升,在2018年登顶后一路下跌;玉米淀粉、棉纱期货的价格以跌幅为主导。新品种期货价格的长期趋势可以分为“减增减”、“先减后增”、“递减”和“先增后减”四种特征,并且大部分的新品种都可能在2020年继续长期下跌趋势。新品种波动周期平均长度为30个月,周期长度缩短,并且波动具有非对称性、品种差异性。(二)测算并分析了八种农产品期货新品种的泡沫风险。首先利用GSADF方法,根据新品种期货的日度价格数据检验各品种的泡沫风险是否存在,并且定位每次泡沫事件发生时的起止日期。结果表明我国的新品种中有六种存在规模不一的泡沫风险,在玉米淀粉和鸡蛋期货中并没有找到泡沫风险存在的有力证据,并且泡沫风险与价格的极端变动也不存在必然的相关性。进一步从泡沫风险时间分布、长度和“轮动效应”三个角度分析泡沫事件,分析结果表明新品种的泡沫规模普遍较小,但是存在跨品种、交易所的轮番炒作。(三)运用VAR模型检验新品种在全样本期、泡沫期和非泡沫期的价格发现功能,比对不同时期方差分解的价格波动解释比例。总体而言,新品种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发挥良好。相对于全样本期和非泡沫期,泡沫期的油菜籽、苹果期货能够解释更多的价格波动方差,投机带来的交易量、流动性一方面可能推动了泡沫风险发生的概率,但另一方面也为期货市场更快地获取有效信息,有利于促进价格发现功能。本研究的创新点有以下几点:(1)现有研究都集中在大豆类、棉花、玉米等历史悠久的品种,本文突破了这一局限性将研究对象选取为近几年上市的农产品期货新品种,考察其价格波动特征、价格泡沫风险、价格发现功能;(2)通过识别和定位泡沫风险,将泡沫风险的视角嵌入价格发现功能的研究中,检验不同价格状态下的价格发现功能,从而分析泡沫风险对价格发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