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科学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入,人类征服自然界的能力越来越强,现代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空前的进步,但是也显露出固有的缺陷,主要表现为生态、环境和资源压力的日渐增大,阻碍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将“建设生态文明”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生态文明表征着人类群体在处理自身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所达到的觉醒程度和实践水平。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有深远影响,也是中华民族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的生态道德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新要求。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历史使命提出了加快生态道德建设步伐、提升生态道德建设水平的现实要求,因为生态道德是生态文明的伦理基础,生态道德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现阶段我国生态道德建设的理论研究相对不足,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相脱节。因此,加强生态道德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归纳总结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找出存在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可行进路,为进一步践行生态道德建设奠定基础。本文的选题是基于社会生态文明的需要,以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为切入点,展开生态道德建设的探讨。从哲学角度反思人类社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造成的人与自然界的不和谐现象。文章将道德的范畴从人与人、人与社会扩展到人与自然界之间,期望利用道德手段从本质上消除不和谐的现象。搞好生态道德建设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其基本进路是提高党政机关、企业等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体的生态道德意识,注重生态道德的实践,加强生态道德建设法律保障,构建生态道德建设体系,确立生态道德评价准则。改变目前社会上出现的高碳高耗的生活方式,急功近利的发展路径等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本文紧扣人类文明史演变中“人—自然界”关系,全面分析从原始文明到现代文明过程中人与自然界关系的变化。辩证分析生态文明是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新形态。生态道德建设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完善生态道德建设需要在全社会提高生态道德意识,加强生态道德实践,完善生态道德机制,从而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