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视野下高职院校“双导师”制实施现状研究--以Y高职院校为例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迅速发展,并得到国家的重视。为了高职院校更好的发展,我国积极倡导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技术型人才,现代学徒制应运而生。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在2015年至2018年期间,教育部每年新增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背景下,学校需要实施“双导师”制,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培养学生。短短几年,“双导师”制的实施发展还不成熟,那么试点院校的“双导师”制是如何实施的,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本研究以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Y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对该院校的“双导师”制实施现状进行分析,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双导师”制的实施与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本研究以江苏省Y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的学生、校内导师、企业导师为调查对象,以问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调查,以访谈的形式对学生的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进行调查。深入了解Y高职“双导师”制的具体实施过程,研究分析“双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调查内容分为五个维度:双导师的配备、双导师的职责及履行、双导师的分工与合作、对双导师的管理、双导师与学生的互动。通过调查的数据和访谈的结果分析发现“双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的五个问题,师资力量不足、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职责不明晰、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沟通缺乏沟通与交流、高职院校对双导师的管理的规范程度不高、高职院校双导师与学生交流沟通情况不佳。这些问题制约了“双导师”制的实施发展。
  在对Y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的“双导师”制实施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五个方面提出改进策略,具体如下:加强“双导师”的选拔培养,建立稳定的“双导师”队伍;明确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的职责;建立和完善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沟通的平台;通过多种措施对双导师进行培养,如开展教学理论及专业技能培训、开展教研活动及应用技术研究、校企“互聘共用”,开展双向交流;完善双导师的考核机制。
其他文献
中国现行商誉的后续计量方式为减值测试法,这种方法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从公允价值的角度计量商誉。减值测试法的操作空间与盈余管理问题对上市公司监管以及公司的并购影响深远,使得上市公司商誉后续计量问题成为一个热点课题。  本文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方法研究上市公司商誉后续计量问题。基于上市公司的商誉价值的统计数据及其变化规律,以全通教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主案例,考查该案例公司2014-2018年间的商誉价值
学位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旅游城市的需求己经从传统的“大而全”求量不求质的旅游过渡到拥有更多的自我选择方式体验,人们对游乐休闲度假旅游体验和心理感受的深度要求不断提高。因此,放生到野外,舒缓、恢复原本纯朴而田园生活的乡村旅游,无疑成为满足新的市场需求的有效途径。乡村民宿旅游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环节和载体,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许多地方在政府的主导下,制订乡村经济发展长远规划,引
学位
目前,青年就业的压力不断加大,而高校的毕业人数日益增加,就业问题青年的生存压力和挑战不断加大,就业问题依然是困扰青年群体的严峻问题,而促进青年创新、创业成为解决青年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青年创业成为了青年群体新的选择,为其就业提供了新的途径。  共青团组织在青年群体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在推动青年创业,构建良好的青年创新创业氛围是新时期的要求。邵阳市大祥区具有优厚
学位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扶贫开发一直走在路上,从解决贫困地区的温饱问题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即,取得了不可磨灭的成就。“精准扶贫”这一扶贫策略自提出,已经走过了四个年头,这一重要思想也在不断丰富、深化,为开展扶贫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思路,使脱贫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时间紧迫,任务繁重,贫困村、
学位
多年以来,中国保持着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农业、工业、科技、文化等共同进步。现代人无形中已经习惯自己的生活变成紧迫感强、节奏快、竞争激烈这种极具两面性的状态。我们无法评价这样的发展与变化是好是坏,但当代社会整体感觉生存和生活的压力变得更加沉重是毋庸置疑的。经常性的朝九晚五、黑白颠倒或者早出晚归,让各个行业的从业人员倍感生活不易,常常疲惫不堪,这种由工作带来的不良体验逐渐演变成为职业倦怠。在当代,职
学位
城市化发展是改善我国社会发展的必要途径,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的矛盾日益凸显,城市如火如荼的急速扩张,而农村则呈现老龄化、空心化的萎缩不振,不仅如此,城市化也对农村小学的办学产生了冲击。众所周知,小学教育是每位公民人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无可替代,但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的小学办学状况不容乐观,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教育经费投入不均、优秀师资不断流失、农村学龄儿童逐年减少等
自2014年开始,国家税务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绩效管理,经过几年来不断的完善和发展,逐步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逐级传导机制,税收收入、征管效率、纳税服务质效等都得到了明显改善和提高。但是在税务系统内对待绩效管理工作依然存在“上热、中温、下凉”的不良态势,特别是基层税务人员对绩效管理并不热衷。  对此,我们以H县税务局为研究样本,通过案头分析绩效管理档案资料、访谈绩效办人员,对全员进行问
现代社会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家庭高等教育需求正逐渐趋向多样化发展,接受或享用高等教育资源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选择,同时事关一个家庭的抉择与决定。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分配生源的途径和机制发生了变化,随之高等教育和家庭的角色也发生了互换,高等教育正在逐渐转变为“买方市场”,于是家庭对高等教育需求的选择便有了更多空间。当前绝大部分农村家庭都开始逐渐意识到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并希望子女通
学位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日益苛刻,作为传道受业解惑的教师也受到高要求高质量的挑战。教育一直是国民大计,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其意义深远,更凸显了教师教育的重要性。教育部于2014年出台了全面培养卓越教师的方案,计划着重创建高校、地方政府与中小学“三位一体”的协同新机制,此方案需各方协同培育卓越的教师队伍。为了培育优质的教师,并保质保量,Y大学积极推动教师的协同培养,联合当地教育行政
学位
本文以若干所高校的“青年千人计划”政策为例从而对其基本政策以及所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究和分析。首先,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青年千人”的基本政策做出了分析:不同地区不同层次高校的“青年千人计划”的政策分析、“青年千人计划”的政策执行情况分析以及“青年千人计划”政策中引进者与被引进者对该政策的评价。其中“青年千人计划”的政策执行情况分析着重点在于对不同区域以及不同层次高校“青年千人”人才引进工作所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