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cervical 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OPLL)好发于50~60岁的人群,发病率占颈椎疾患的0.2%~4%,由于本病在日本人群中高发故又称“日本病”。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以颈椎后纵韧带内异位骨形成为特点,目前已成为引起脊髓型颈椎病的重要因素。患者由于神经根或脊髓受压程度的不同可以表现为从轻度到重度的神经受损症状亦可无神经症状,虽然当出现严重神经受损症状时需手术治疗已成定论,但哪一种手术方式最为安全有效仍是一个持续争论的问题。另外,对于术前颈椎MRI T2WI脊髓高信号(Increased signal intensity,ISI)对预后的影响也存在较大争议。本研究通过观察不同术式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手术疗效及并发症,探讨手术方式的选择、颈椎MRI T2脊髓高信号对预后的影响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8年10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因OPLL行手术治疗,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132例患者,其中男90例,女42例,平均54.6±10.7岁(32~77岁),行前路手术者46例,后路手术者59例,后前路联合手术者27例。根据日本骨科协会判定评分标准(JOA评分标准),对患者术前术后神经功能进行JOA评分,并统计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计算神经功能改善率(神经功能改善率=(术后评分-术前评分)/(17-术前评分)×100%)。疗效根据改善率分为四级,优:改善率为75%以上,良:改善率为50%~74%,可:改善率为25%~49%,差:改善率在25%以下。统计患者术前、术后1周和随访末期的JOA评分,分别计算其术后改善率,统计手术并发症,分析并比较三种不同术式的疗效;再根据术前颈椎MRI有无T2高信号将其分为两组,比较两组之间术后改善率有无差异,进而判断术前颈椎MRI T2脊髓高信号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前路手术组术前JOA评分平均为9.67±2.08分,术后随访时平均为15.04±1.09分;后路手术组术前JOA评分平均为9.49±1.88分,术后随访时平均为14.66±1.11分;后前路联合手术组术前JOA评分平均为9.04±1.89分,术后随访时平均为15.00±1.14分;三组病例JOA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提高,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前路手术平均改善率为(74.95±9.83)%,后路手术平均改善率为(69.90±9.56)%,后前路联合手术平均改善率为(76.61±10.19)%,颈前路手术和后前路联合手术的术后改善率均优于颈后路手术,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前有ISI组的平均改善率为(67.04±7.91)%,无ISI组的平均改善率为(77.88±9.11)%,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术中并发脑脊液漏3例,术后不全瘫1例,喉返神经损伤1例,内固定物松动1例,出现轴性症状9例,C5神经根麻痹4例,血肿形成1例,切口脂肪液化1例。结论:1.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三种术式均可获得较好的疗效;2.颈前路手术和后前路联合手术的术后改善率优于颈后路手术;3.术前无MRI T2脊髓高信号者术后改善率优于有MRI T2脊髓高信号者,脊髓信号改变对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价值;4.充分的术前准备,正确、仔细的术中操作和完善的术后护理是减少手术并发症和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