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街道公共空间是城市整体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完善城市功能、塑造城市形象、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街道公共空间作为市民公共生活的重要载体,是市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之一。能为人们带来舒适惬意交往环境的街道公共空间,是城市人性化和和谐社会建设的充分体现。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街道空间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街道公共空间的建设方兴未艾,在为居民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空间的同时,也表现出诸多问题。本文在回顾总结城市公共空间相关理论和国内外学者对公共空间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中观层面的城市公共空间——上海市街道公共空间进行研究,简单回顾了上海市街道公共空间的发展历程,结合对上海市长风新村街道、南京东路街道和浦东潍坊街道三个样本街道的实际调研和体验式研究,分别从上海市街道公共空间的特性、物质形态和典型街道公共空间研究三个层面对上海市街道公共空间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提出上海市街道公共空间现存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原因。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全文由六章构成:第一章介绍了论文的研究对象、选题依据、研究目的、研究的主要问题、创新点、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第二章集中对公共空间的概念、分类及作用等基础信息、本文撰写的理论依据和国内外学者对公共空间研究的成果进行综述。第三章先简要回顾了上海市街道公共空间发展的历史演变,然后针对三个样本街道从空间特性、物质形态和典型公共空间研究,并结合体验式考察、问卷数据分析及对居民的深度访谈对上海市街道公共空间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第四章依据对上海市街道公共空间发展现状的分析,归纳存在的主要问题,挖掘其产生的深层原因。第五章针对目前上海市街道公共空间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和方案。最后概述了论文研究的不足及后续研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