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想化认知模型(ICM)是第二代认知语言学家Lakoff在1982年和1987年基于体验哲学和原型范畴等理论提出的,含命题结构、意象图式、隐喻映射和转喻映射四种原则,以此解释概念结构、语义范畴和范畴化。以往的学者认为ICM仅限于原型范畴的讨论,但我们通过研究发现三大问题:首先, ICM四大原则之一的“命题原则”,具有客观性,并带有第一代认知科学的部分特征,可以将其追溯到以客观主义为基础的第一代认知科学理论框架下。其次,ICM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原型范畴的层级性问题,ICM相对于认知模型(CM)具有层级性,但又不能脱离其带有线性特征的原型范畴理论基础。再次,ICM跟CM的关系不自洽,一方面ICM具有CM的普遍性特征,另一方面,ICM又是基于CM间家族相似度的差异性相加。因此本文最后作出如下结论:ICM虽然源于原型范畴理论,但也包含经典范畴的某些特征;其理论可追溯至经典逻辑;其理论建构具有不自洽性。认知语言学主要围绕ICM的非客观性、心智层级和ICM的原型范畴特征提出了各自的观点,但是没有论述并对比ICM的主观层级体系和客观层级(即经典范畴层级体系)的关联,并将ICM中的客观性追溯到经典范畴理论,跳出第二代认知语言学及体验哲学背景。为此,我们以ICM的命题原则为基准,试图对其背后的机制作一个更明晰的解读。与此同时,本研究希望能为认知语言学注入一丝新的活力。我们希望通过本研究看到认知语言学发展的苗头和趋势。一方面,认知语言学从以客观主义、经典范畴理论为理论背景的第一代认知科学,转向了以体验哲学和原型范畴理论为背景的第二代认知科学,并将原理扩展到以ICM为代表的一系列高级认知方式,在其不断完善的过程之外,我们也看到了对语言、认知、思维、知识结构的理论升华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脱离主观、认知干扰,脱离肉身,走向更加抽象和精纯的一种研究方向。本文共五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引言”。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分析方法和论文整体布局。第二章“文献综述”。包括综述ICM及其相关理论,着重分析他们之间的理论联系。第三章“理论框架”。包括三部分:其一,ICM的理论诉求和缺陷;其二,ICM的层级性――心智层级性特征和经典范畴层级性特征;其三,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本文的理论框架――探索ICM建构的矛盾性。第四章“论证ICM的矛盾性”。分别从三种界面详细探讨:其一,ICM的客观性和非客观性特征,重点论述其客观性;其二,ICM的层级性和线性特征,重点论述其线性特征;其三,ICM的原型性和经典范畴特征,重点论述其经典范畴特征。第五章“结语”。通过探析ICM的命题结构原则的非客观性和客观性,线性和层级性特征,原型性和经典范畴特征,论证了ICM理论的建构是矛盾的。并预测了ICM的理论发展倾向以及第二代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