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合实践课是课改中新开发的课程领域,国家未制定具体的课程标准,未编制固定的课程文本材料,实施过程较灵活,这为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利用课程资源提供了大空间。西南民族地区具有独特的文化资源,其综合实践课的实施要适应民族文化的需要,关注民族文化资源的利用。倘若民族地区综合实践课有效的实施,将是民族地区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这是因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规定,综合实践课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和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课综合程度较高,在课程资源利用方面更为灵活,这为合理利用民族地区特色文化资源提供了条件。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首先通过查阅文献、分析实地考察资料,对综合实践课整体状况进行梳理,重点对民族中学综合实践课的实施状况进行了分析。其次是对民族中学综合实践课实施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归因分析,归纳出西南民族地区综合实践课有效实施的特殊性和针对性,进一步思考民族文化资源如何融入到课程实施中,才能促进本地区的学校以及师生的发展。最后在分析影响综合实践课有效实施因素的基础上,设想适合民族地区综合实践课有效实施的针对性策略,总结出在民族杂居区综合实践课有效实施的规律。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本文的前言。主要阐述了本研究问题的提出、国内外相关研究以及本研究的理论前提。第二部分,阐述了黔江地区综合实践课的实施现状及实施低效的问题。本研究认为民族中学综合实践课的实施存在整体规划缺乏、过程流于形式、学校积极性低、教师倦怠、安全隐患等方面的低效率问题。第三部分,分析了民族地区综合实践课实施低效的原因,并分析出影响有效实施的因素。主要从民族地区的文化背景、实施主体和课程资源等方面进行阐述。第四部分,探究了在民族中学有效实施综合实践课的策略,注重对民族地区文化资源的利用。在加强管理理念、建立激励机制、利用地方性文化资源、培养跨文化型教师和加强学生体认民族文化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