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峡两岸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进入经济交流与合作的全新阶段,经过20多年的迅速发展,已经形成相互交融、密不可分的利益共同体。两岸经济的紧密合作,为两岸各自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的重要贡献。本文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经济竞争理论、国际经济学、比较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以及统计学等经济学理论,在建立区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大陆沿海三大经济区域与台湾的经济竞争力进行评估与比较,进而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对两岸经济合作与两岸经济增长的关系做出实证分析,最后预测和对比大陆、大陆沿海经济区域以及大陆四省与台湾至2010年的经济发展趋势,并做出两岸经济整合方向的初步判断。本文创新之处主要为:研究对象创新,即更侧重于从“区域”的角度出发,研究方法创新,即建立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协整分析以及宏观经济预测等计量方法,对两岸经济竞争力及经济整合问题做更具针对性地研究。本文通过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2004年台湾与大陆沿海三大区域的经济竞争力比较结果为:台湾列第一位,经济竞争力最强,其次为大陆东部沿海地区,第三是大陆北部沿海地区,最后为大陆南部沿海地区。2.分项比较结果显示,台湾经济发展潜力最强,但发展实力最弱;大陆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实力最强,但发展潜力逊色于台湾与大陆北部沿海地区,排第三;北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实力仅次于东部沿海地区而排第二,潜力仅次于台湾,也排第二;南部沿海地区与前三位差距较为明显,发展实力与潜力均陪末座。3.大陆沿海三大区域在经济发展速度与规模上,均较台湾展现出更强劲的竞争力;但在人均水平与经济增长的集约化程度上,则普遍落后于台湾。台湾经济发展的软环境最好,基础设施、制度建设、人力资本、研发实力,乃至民众素质,都有雄厚积累和优势,但其发展潜力受到压抑,无法有效转化为经济发展动能。4.两岸贸易以及台商对大陆投资,与大陆和台湾的经济总量增长和经济结构提升之间,均存在强烈的正向协整关系,并呈现方向一致的共同增长趋势。两岸经济存在显著的整合趋势,两岸经济合作已形成良性、稳定的发展路径。相对于两岸经济合作对大陆经济规模及产业结构的影响作用,台湾受益更丰。5.未来,两岸经济将继续呈现此消彼长的发展趋势。预计到2010年,大陆经济规模将扩大到台湾的8倍多,台湾GDP将不及大陆东部沿海和北部沿海地区的1/2,也将比南部沿海地区的经济总量少出800~2000亿美元左右。大陆的广东、江苏、浙江以及山东省,将分别大致在2011、2012、2014以及2009年,赶上并超过台湾的经济规模,在人均GDP水平与台湾的差距上,将分别由目前的约3/4~4/5,缩小至2010年的3/5~2/3。6.两岸经济合作在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合作形式由间接、单向和局部向直接、双向和全面过渡,合作范围由生产领域向服务领域转化,合作层次由制造生产向产业科技提升,合作主体由中小企业向大企业转变,合作区域由南向北、由沿海向内陆扩张,而合作机制则将由松散、局部的联系,逐步走向全面、紧密的一体化安排。台湾唯有与大陆建立更加紧密的经济合作关系,才能够获得支撑经济成长、保持经济竞争优势的发展动力。两岸经济整合的柔性力量,会有力推动两岸共生共荣、维护两岸繁荣稳定,最终为两岸和平统一大业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