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不同途径干预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比较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o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比较中医药不同途径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寻求更为有效、简便的中医药治疗方法。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中药口服组15例,中药口服+外敷组37例,中药口服+灌肠组16例。所有患者均于经净后开始使用,连续使用18天或B超监测至卵泡排出后3天停止。三组均以3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1-2个疗程。嘱患者治疗期间正常性生活。疗程结束后,统计各组妊娠人数及未妊娠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1)中药口服组、中药口服+外敷组和中药口服+灌肠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67.67%、75.68%、50.00%。组间比较,中药口服组分别与中药口服+外敷组、中药口服+灌肠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而中药口服+外敷组的总有效率高于中药口服+灌肠组,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表明在提高临床疗效方面,外敷法的效果优于灌肠法。(2)中药口服组、中药口服+外敷组和中药口服+灌肠组的妊娠率分别为46.67%、54.05%、18.75%。中药口服组分别与中药口服+外敷组、中药口服+灌肠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中药口服+外敷组与中药口服+灌肠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表明在提高临床妊娠率方面,外敷效果优于灌肠。(3)对中药口服组、中药口服+外敷组和中药口服+灌肠组病人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各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所缓解。将各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积分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显示中药口服组与中药口服+外敷组、中药口服+灌肠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中药口服+外敷组与中药口服+灌肠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中药口服+外敷组与中药口服+灌肠组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方面效果一样,且均优于中药口服组。(4)对中药口服组、中药口服+外敷组和中药口服+灌肠组治疗后受孕病人疗程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三组受孕病人疗程接近。结论:中药口服、外敷、灌肠法均能提高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临床妊娠率,缓解临床症状。而中药口服配合外敷法安全有效、简便易操作,为优化方案,临床可推广运用。
其他文献
目的:本课题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通过记录气虚痰瘀阻络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证候,以及冠脉病变、BNP、血小板聚集率、血压、血脂、血糖等临床相关指标,以探讨其中医证候与
目的:本研究是立足于脓毒症病程中出现的凝血功能紊乱的机制,再结合中药现代药理作用,在集束化方案的液体复苏早期目标导向性治疗中配合益气活血法治疗,探讨益气活血法对优化
目的:探讨骨痿合并消渴病,即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合并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 DM)的中医证型特点,分析骨痿与消渴病之间的相关性,以便更有效地进行临床辨证论治。
1.目的: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以健脾益气为治则,观察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小儿疳气型疳证的临床疗效,并且探究其应用机理。2.方法:本研究以疳气型疳证患儿为研究对象,选取60例3-
为了加强大豆种质资源的研究利用,以313份山西不同地区野生大豆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不同百粒质量类型及生物学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百粒质量在0.03~1.08 g的材料居多,且
研究目的:主要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不同中医证型的证候特点,及其与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关系,为中医临床辨证分型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对82例首诊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的病例资料进
蓄电池作为电力系统交流停电时的直流后备电源,担负着在故障状态下为各种直流操作机构提供不间断供电电源的重任。而在国内和国外,屡有因蓄电池故障导致电网崩溃的事件发生。尽
研究目的:本课题通过观察2种方案(四步二法推拿结合针刺疗法、单纯针刺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差异,分析治疗该病,四步二法推拿结合针刺是否较单纯针刺更有疗效,做出客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和体内实验,探讨苍葛止泻灵对轮状病毒的作用。方法①以MA104细胞接种RV SA11株病毒,观察苍葛止泻灵对轮状病毒的治疗、预防作用及对轮状病毒毒力的影响。②
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患者不同阶段的肾功能动态变化及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通过临床流行病学、DME方法,运用回顾性研究,运用SPSS19.0软件采用描述性分析、频数分析、卡方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