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目的在于了解我国危急值报告及时性和全程TAT现况,给其相关QIs的质量规范设定提供基线数据,分析危急值报告及时性和全程TAT影响因素并给临床实验室提供相关建议。方法于2015年7月通过网络平台向参加2015年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计划的实验室发放调查表。危急值报告及时性调查分为生化、血液和血气专业。涉及的质量指标包括:危急值未报告率、危急值报告不及时率、危急值报告临床未确认率、危急值报告时间中位数和第90百分位数(P90)。全程TAT调查则分为生化、血液、血气和自动化免疫专业,涉及的质量指标包括: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和总TAT中位数和P90以及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和总TAT阈外值率。同时对各实验室危急值未报告原因和TAT主要延时原因进行调查。数据收集后采用自主研发的专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结果危急值报告及时性调查的生化、血液和血气应答率分别为62.62%、63.72%和86.81%。大部分参加实验室为三级综合医院。几乎全部实验室都有危急值报告政策且对实验室人员进行了相关培训。多数参与调查实验室危急值未报告率、报告不及时率和报告临床医生未确认率均为0.00%(6σ)。危急值报告规定时间多在10~20 min或30-40min之间,大多数实验室都能在15min以内完成90%的危急值报告,且能在30min内完成全部危急值报告。实验室危急值未报告的常见原因包括“实验室工作人员报告遗漏”,“通讯设备故障或无法接通”,“申请单信息不全,缺少临床医生联系方式”和“重复出现危急值”等。全程TAT调查的生化、血液、血气和自动化免疫应笞率分别为46.44%、50.11%、83.51%和51.11%。大部分参加实验室为三级综合医院。参与调查实验室中,分别有52.29%,80.39%,55.22%和56.00%的实验室在日常工作中监测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和总TAT。多数实验室检验后TAT均为0min,但不同专业的检验前、中和总TAT各不相同。生化专业检验前、中和总TAT中位数和P90均高于血液专业。自动化免疫专业与生化专业类似,而血气专业的检验前、中和总TAT中位数和P90都显著低于其它专业。参与调查实验室约有45~60%,总TAT阈外值率在4σ水平以上,但也约有15~20%的实验室σ<3。检验前TAT阈外值率高于其它检验阶段。参与调查实验室认为检验前TAT延时的原因主要为运输时间过长,检验中主要为检测高峰仪器拥堵,而检验后主要原因则是LIS/HIS系统故障。分组结果显示采用护士运输或机械管道运输、LIS与HIS连接和电脑报告(而非打印报告)与较短的TAT相关。结论参与调查临床实验室对危急值报告十分重视,危急值报告及时性情况也较为满意。然而实验室多对检验中TAT进行监测,但是对检验前、后和总TAT的监控力度不够。建议临床实验室可参考本次调查结果和其他发表的文献,与临床商议将危急值报告时间规定在15~30 min之间,并共同制定适当的目标TAT。加强信息系统建设,通过内部纵向监测和外部横向比较,识别危急值报告不及时和TAT延时原因,以持续提高实验室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