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瓜CmERFI-7和CmERFⅢ-1基因的克隆、表达分析及功能验证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diechen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甜瓜是具有重要商业价值且被全世界广泛栽培的园艺作物之一,甜瓜现已成为在阐明肉质果实发育成熟分子机理方面的一种重要的模式植物。乙烯信号转导途径中的下游组分ERF亚家族参与胁迫信号交叉途径,并且在信号交叉途径中起到连接的作用。本研究以甜瓜品种中的河套蜜瓜作为研究对象,成功克隆出CmERFⅠ-7和CmERFⅢ-1基因的cDNA片段,大小分别761 bp和748 bp。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分析显示,CmERFⅠ-7和CmERFⅢ-1基因在甜瓜果实的不同时期和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不同组织中,CmERFⅠ-7在子房中表达量最高,CmERFⅢ-1在叶中表达量最高;在果实的不同发育时期中,CmERFⅠ-7在授粉后第10天表达量最高,CmERFⅢ-1在授粉后第20天表达量最高。通过构建超表达载体和RNAi表达载体,应用农杆菌介导的瞬时表达技术侵染甜瓜中果皮,并对瞬时表达部位的样品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注射超表达载体菌液的果肉部位提前变黄,而注射RNAi表达载体菌液的果肉部位推迟变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注射CmERFⅠ-7、CmERFⅢ-1基因的超表达载体后,基因的mRNA表达量与对照相比,都有大幅度上升;注射CmERFⅠ-7、CmERFⅢ-1基因的RNAi表达载体后,基因的mRNA表达量与对照相比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
其他文献
2006年4月至2007年3月间,对长江支流清江一2级支流——胡家溪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生产量进行为期一年的调查和研究,包括: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现存量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