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互联网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在线课程改变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方式,微课已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中,为在线学习提供了一条可行且创新的途径。以往关于微课的研究,多采用问卷调查等方式考察视频资源建设、视频录制技术与学习成效,对于学习者在线学习过程中的心理与行为变化关注相对较少。本研究结合学习平台建设、眼动实验和问卷调查,探讨了不同类型微课对学习者在线学习行为及学习效果的影响,以期能够为教师教学实践反思、教学视频资源建设和基于微课的自主学习层面提供参考。研究一探讨了学习者在线学习行为的评价指标,并比较了有教师形象与无教师形象的微课在学习行为指标上的差异。创建个人公众号“人格与健康”,以该平台中2018级应用心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学习班1和学习班2,将有教师形象和无教师形象的两类内容完全相同的学习资源同步推送给两个班级,共组织为期一学期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数据的收集来源于微信公众平台提供的后台数据,收集时间窗为2019年3月8日——2019年6月11日,共采集数据10×96的数据矩阵。结果显示,课程信息的延伸传播和主动接收可以作为在线学习行为的评价指标,并且有教师形象与无教师形象的微课在学习者在线学习行为评价指标上的差异不显著。研究二通过眼动实验,进一步探讨了学习者在有教师形象与无教师形象微课中的认知加工特点和学习效果的差异。依据实验目的,作出假设:有教师形象的微课产生的社会存在感高于无教师形象的微课;有教师形象的微课产生的认知负荷高于无教师形象的微课;有教师形象的微课会降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关注。无教师形象的微课的学习效果更好。从研究一用户中随机抽取被试36人,按照男女比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18人。剔除问卷填写异常的被试1人和眼动数据记录异常的被试5人,剩余有效被试共30人,其中男生12人,女生18人,被试的平均年龄为24.267岁。观看两类(有教师形象或无教师形象)内容完全相同的微课视频。结果显示,学习者在两类微课视频中的社会存在感和认知负荷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有教师形象的微课视频中,学习者分配更多的注意力于教师形象,从而减少了对PPT区域的关注;无教师形象微课的保持测验和迁移测验成绩更好。结合研究中的理论与数据分析结果,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对学习者线上学习行为的分析发现,主动接收和延伸传播是线上学习行为的主要特征,但有教师形象和无教师形象学习材料之间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第二,有教师形象和无教师形象条件下,学习者线上学习过程中的社会存在感、认知负荷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第三,应用眼动研究范式发现,学习者在线上学习的过程中,会优先注视幻灯片内容区域,有教师形象条件下会减少对幻灯片内容区域的注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