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推行贸易自由化政策,大幅度削减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中国关税总水平从1992年的42.9%下降到2007年的9.8%,并于2001年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对外贸易取得了迅猛发展。与此同时,中国的贫富差距日益悬殊,2000年以来基尼系数一直位于国际警戒线0.4以上。在中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日益加剧的今天,研究中国贸易自由化与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关系,从贸易的视角提出改善收入分配的政策建议,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社会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特定要素模型、赫克歇尔-俄林定理和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等国际贸易与收入分配的经典理论,并对它们在中国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接着介绍了中国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和特点,并对中国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进行了分析。在理论和现实分析的基础上,作者认为中国的贸易自由化主要通过商品价格传导机制、产业结构调整、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进步和区域贸易不平衡发展这五条途径影响收入分配。更进一步地,为了定性和定量分析中国的贸易自由化和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关系,本文用基尼系数作为衡量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指标,用外贸依存度(出口依存度、进口依存度)作为衡量贸易自由化的指标,通过相关关系分析,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外贸依存度(出口依存度、进口依存度)、人均实际GDP、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比例、人口增长率和教育普及率都是基尼系数的格兰杰原因,并且这些因素都倾向于提高中国的基尼系数。其中,外贸依存度每增加1个百分点,基尼系数增加0.073个百分点;出口依存度每增加1个百分点,基尼系数增加0.062个百分点;进口依存度每增加1个百分点,基尼系数增加0.065个百分点。最后,作者从贸易的视角就如何缓解收入分配不平等提出政策建议,主要措施包括合理引导贸易商品结构升级,加快加工贸易升级,培养适应未来贸易发展需要的人才,引导中西部地区的贸易发展和拓宽就业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