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亲和吸附剂由于具有选择性高、适用性广等优点,在生物活性物质分离、天然产物的提取及血液净化、污水处理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亲和吸附剂的配体是决定亲和吸附剂选择性及分离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开发简便、高效、灵敏的亲和配体筛选方法是亲和吸附剂研究的重要内容。本论文利用纳米金溶胶特殊的光学性质,首次提出可视的亲和配体筛选方法,并对此方法的有效性进行研究。本文尝试了两种配体筛选方法:一种方法是将待选配体修饰在金颗粒上,另一种方法是将吸附目标物修饰在金颗粒上,分别向修饰后的金溶胶中加入吸附目标物或含有配体的聚合物,通过观察金溶胶的变色程度判断配体与吸附目标物的亲和性。我们分别考察了这两种配体筛选方法的有效性、灵敏度以及操作便捷性。根据筛选方法的需求,第一种方法选择寡肽YpSPTpSPS为吸附目标物,根据其结构,设计SH-Dpa-Zn2+、 SH-DMA、SH-Guanidine、SH-Pyridine四种配体,期望其通过配位、静电或氢键作用与目标肽结合;第二种方法选择CGGFGGpSG为吸附目标物,设计Dpa-Zn2+、DMAPAA、AAn三种配体,通过配位、静电或疏水作用与目标肽结合。分别通过两种筛选方法评估配体与目标肽的亲和性,考察筛选方法的灵敏度;同时,制备含有相应配体的吸附剂,通过静态吸附实验验证两种方法筛选配体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筛选方法均是有效的,可以初步判断配体与目标物间的亲和性。筛选出的亲和性最强的配体制备的吸附剂对吸附目标物均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两种筛选方法的操作便捷性相当,第一种方法中金溶胶制备过程较繁琐,第二种方法需合成含有各种配体的线性聚合物。两种方法的差别在于:第一种配体筛选方法的灵敏度较低,金溶胶只对配体与目标物间较强的相互作用产生颜色响应,并且只有同时含有多个官能团的吸附目标物才能引起金溶胶聚集变色,因此其适用范围较小;而在第二种筛选方法中,配体与目标物间较弱的相互作用即可使金溶胶产生颜色变化,灵敏度大幅提高,且此方法是依靠聚合物中配体与金表面目标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使金溶胶聚集变色的,对目标物的官能团数量没有特殊要求。此方法消耗样品量微少,操作较简便,是一种可视、灵敏的新型配体筛选方法。由于金颗粒表面的柠檬酸根呈负电性,可能影响筛选过程中配体与目标物间的静电作用。因此,我们选用聚乙二醇(PEG)作为金溶胶稳定剂,考察不同分子量PEG对金溶胶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动态光散射的方法研究不同分子量PEG修饰金溶胶的Zeta电势以及饱和修饰量,以此为基础选择PEG5k为金溶胶的稳定剂,以消除金溶胶的负电荷对配体与目标物间静电作用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分子模拟计算模块的逐步完善,其在新药设计及配体筛选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分子对接方法,为中药有效成分吸附剂筛选高亲和性配体。针对黄酮结构特点设计了多种氢键类配体,通过Autodock计算成功筛选出对黄酮具有高亲和性的二乙胺基配体。由此配体制备的吸附剂可以仅通过一次吸附洗脱即可从银杏叶提取物中得到纯度为99.4%的黄酮产品。此外,本文亦通过分子对接方法研究了人工受体与寡肽间的相互作用,计算受体与寡肽的对接结合能,研究Autodock用于多肽受体预筛选的有效性,并对受体与多肽间的结合模式及结合位点进行探讨,为新型人工受体的设计与机理研究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