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冠心病(CHD)的发病率、死亡率逐年增加,严重的威胁着我国人民群众的健康,在许多国家甚至超过了癌症位居第一,多年来,人们对冠心病的研究从未停止,试图从不同的方面来探究它的发病的机制,寻找预防和治疗的有效方法。在研究中发现,绝经前的女性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低于男性,而这种差异在女性绝经后则逐渐缩小,针对其原因,基础研究已证实与雌激素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有关。然而多年来大量关于激素替代治疗(HRT)的试验结果均与基础研究结论不同,成为目前争论的热点问题。近期有研究提出体内性激素的平衡与HRT的风险因素密切相关,具体的机制尚待进一步的研究。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体内的性激素水平与冠状动脉不稳定性以及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100例患者,均为正常绝经的女性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冠脉造影阳性的患者为CHD组58例,结果阴性的患者为对照组42例。按临床表现分为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23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6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9例,对照组42例;按冠脉血管的的病变程度分为单支病变组28例、双支病变组23例及三支病变组7例;依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对冠脉血管病变进行评分分组,1-5分组29例,6-10分组24例,大于10分组5例。检测入选者体内血糖、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性激素的浓度,并详细统计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BMI、血压水平、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以及家族史,分析CHD患者的性激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及冠脉病变程度间的关系。结果1. CHD组较对照组血浆中的雌二醇(E2)水平显著降低,而睾酮(T)水平则显著升高,E2/T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糖、脂蛋白及hs-CRP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而雌二醇为其保护因子。3.冠心病组患者中,与SAP组相比,UAP、AMI组的E2/T水平显著降低;三支病变组E2/T较单支病变组显著降低;随着冠脉评分的增高T、hs-CRP逐渐升高(P<0.01),E2水平逐渐下降。结论1. CHD患者的E2、E2/T水平降低、T水平升高,提示冠心病的发生与体内性激素及其平衡状态的改变有关,2. UAP及AMI组患者较SAP组的E2/T水平较明显降低,提示E2/T可能是反映冠脉粥样斑块存在不稳定性的有效指标;3.随着冠脉病变程度加重,患者E2/T逐渐减低,提示E2/T与冠心病的发生及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并可能成为冠心病发生发展的良好预测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