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纳米碳复合电极材料的改性及其电催化性能的研究

来源 :燕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828943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氢能是当今最清洁、最环保的燃料之一,是新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能源消耗高,工业上使用的氢气大多是由造成污染的化石能源生产的,而非电解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制备性能优良的析氢反应(HER)和析氧反应(OER)催化剂以降低反应的高过电位。众所周知,铂、钌等贵金属在电解水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然而,随着贵金属资源的稀缺和经济成本的不断提高,具有成本效益的非贵金属催化剂的开发对于未来清洁燃料的工业化具有重要意义。镍基和镍基化合物因其高效、低成本的特点,被认为是最适合用于阴极析氢的电极之一,但由于Ni纳米粒子容易团聚,导致活性中心减少,限制了催化剂性能的发挥,因此需要探究更多的制备方法来提高Ni基催化剂的活性。本文重点研究了将碳纳米管(CNTs)与镍镀液在泡沫镍(NF)基底进行共沉积,电沉积可以通过控制条件来调节电极的形貌和组成,泡沫镍可以作为三维多孔结构的电沉积基底,为电子传输和氢气排出提供便利。分别以羟基化碳纳米管(OH-CNTs)和磺酸基化碳纳米管(SO3H-CNTs)为复合相,电沉积制备了Ni-OH-CNTs/NF和Ni-SO3H-CNTs/NF等复合电极材料,并通过TEM,XRD,XPS,SEM及EDS等表征手段,分析了复合电极材料的微观形貌及组成,并通过电化学测试,分析了不同复合相浓度和不同沉积电流密度对复合电极材料的影响。传统碳纳米管由于表面的高曲率和易卷曲性,在沉积过程中经常使镍颗粒团聚,从而降低催化剂的活性。以羟基化碳纳米管为复合相电沉积制备的Ni-OH-CNTs/NF电极,增大了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羟基的引入提高了碳纳米管在溶液中的亲水性和分散性,增强了Ni颗粒与CNTs之间的相互作用。经过实验研究,当镀液中羟基化碳纳米管浓度为0.2 g/L,沉积电流密度为30 mA cm-2时,镀层表面的镍颗粒呈均匀分散的圆球形,电极具有最好的催化性能,电流密度达到100 mA cm-2时,析氢反应所需的过电位为203 mV,传荷阻抗为3.314Ω。为了继续提高碳纳米管的催化析氢性能,通过溴化和磺化两个步骤对羟基化碳纳米管进行了改性,得到了磺酸基接枝的碳纳米管。改性后的碳纳米管具有更好的分散性,通过电沉积技术制备了高效稳定的Ni-SO3H-CNTs/NF复合电极。镀层上的镍颗粒呈现山峰状,并且像树枝一样立体生长。这种结构显著提高了电极的比表面积,并增加了活性中心位点。通过实验研究,确定了硫酸镍体系镀液中添加磺酸基碳纳米管的最佳浓度为0.6 g/L。Ni-SO3H-CNTs0.6/NF复合电极在1 M KOH溶液中表现出优异的析氢性能,在电流密度达到100 mA cm-2时析氢反应所需过电位为112mV,在工业要求的碱性条件下超过了大多数非贵金属催化剂。
其他文献
创新在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些年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我国创新能力和效率进一步
论文以沉积岩石学、储层地质学等学科知识作为理论指导。通过文献调研、收集的钻井录井资料、薄片资料、测井资料、试气资料、生产资料等划分了研究区地层并进行了地层对比;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强中国的智库建设。“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也写入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些都标志着我国
突触后神经元的响应与突触输入的形式有关.每个突触前神经元中囊泡的神经递质释放都会导致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本文研究突触后神经元对突触前抑制的反应,以及在随机Hod
静脉输液中由于各种原因,如患者的血管因素、药物的刺激性及护士的护理行为等等,导致药物外渗,轻者引起皮下肿胀、疼痛,重者引起组织坏死。近几年来,很多护理学者对药物外渗
会议
上市公司分拆,是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公司理顺业务架构,拓宽融资渠道,获得合理估值,完善激励机制,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
大厂锡多金属矿集区位于是我国有名的丹池成矿带中部,区内围绕着龙箱盖花岗岩体产出的一系列大型—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论文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对矿集区主要矿床进
近年来,随着人类社会的迅猛发展,出现了石油资源短缺的现象,因此,人们把目光投向了非常规石油资源。本研究以印尼特细油砂(石灰质)为研究对象,其特点有含油率高、开采方便(露天
作为一种节能环保型材料,电致变色(EC)材料因其在智能窗、显示屏和传感器等方面的潜在应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研究。其中聚合物基电致变色材料具有种类繁多、颜色可控、着色效
建立现代植被与表土花粉的精确关系,是基于孢粉记录定量重建古植被与古气候的基础与关键。截止目前,植物群落样方记录较少参与到现代植被与花粉的统计分析中,限制了其精确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