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胆汁酸作为胆固醇的代谢产物,它不仅具有促进肠道营养物质吸收和运输膳食脂质等生理功能,还能作为信号分子参与到机体的代谢调控中。法尼酯衍生物X受体(FXR)是所有胆汁酸核受体中被胆汁酸专一识别的受体,它在调节胆汁酸稳态以及糖脂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代谢综合征和肥胖发病率的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进一步进展可发展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纤维化和肝硬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出 处】
: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胆汁酸作为胆固醇的代谢产物,它不仅具有促进肠道营养物质吸收和运输膳食脂质等生理功能,还能作为信号分子参与到机体的代谢调控中。法尼酯衍生物X受体(FXR)是所有胆汁酸核受体中被胆汁酸专一识别的受体,它在调节胆汁酸稳态以及糖脂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代谢综合征和肥胖发病率的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进一步进展可发展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纤维化和肝硬化,直至肝细胞癌(HCC)。NAFLD患者除了肝脏脂肪变性外,还存在肥胖、二型糖尿病或代谢失调等症状。肥胖的存在与导致严重脂肪变性的早期肝病密切相关,超过1/4的NAFLD合并二型糖尿病的患者会发生进展期肝硬化。FXR受体拮抗剂在动物模型中表现出了很多有益的效果,例如改善代谢紊乱、降低肝脏胆固醇、减轻炎症等。但目前所报道的FXR受体拮抗剂主要是内源性胆汁酸,以及一些合成的小分子化合物,研究热度和研究进展都远不及激动剂。因此,新型的FXR受体拮抗剂亟待开发,这不仅可以为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还有望成为FXR受体研究的重要工具。本课题通过对天然产物进行结构改造来模拟内源性胆汁酸的策略,设计并合成新型的FXR受体拮抗剂。从胆固醇出发,对其结构进行改造,通过将胆固醇的C环打开,在胆固醇原有的结构上引出羧基侧链,设计合成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的FXR受体拮抗剂。其中化合物F12表现出了良好的FXR受体拮抗活性(IC50=4.6μM),在小鼠体内可以抑制肠道FXR受体下游基因的表达,但同时也影响了肝脏中FXR受体基因的表达。其次,通过相似的设计思路,对去氢表雄酮进行结构改造,我们也发现了一系列具有FXR受体拮抗活性的化合物,具有进一步结构改造的潜力。其中化合物D6表现出了较强的FXR受体拮抗活性(IC50=1.2μM),在小鼠体内可以选择性地抑制肠道FXR受体下游基因的表达,对肝脏没有影响。这些新型类天然活性分子为进一步深入探讨FXR受体拮抗剂作为代谢性疾病治疗的先导化合物提供新的起点。
其他文献
CD73作为一种胞外核苷酸酶,能够水解单磷酸核苷(AMP)从而产生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腺苷(ADO),胞外ADO水平增加会对免疫细胞增殖产生抑制,从而提升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活性,降低T细胞的免疫作用。因此对CD73的阻断治疗可以减少肿瘤微环境中的ADO,逆转肿瘤免疫逃逸。近年来,CD73逐渐成为一种极有潜力的癌症治疗靶点,且具有与其他肿瘤免疫药物或化疗药物联用协同治疗癌症
组蛋白乙酰化是一种重要的组蛋白修饰,广泛参与转录调控、细胞信号传导以及代谢等多种生物学过程。染色质中的组蛋白乙酰化会促进染色质结构打开,激活转录,促进相关基因的表达。相反地,组蛋白去乙酰化会导致相关基因表达沉默。溴结构域是一种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的蛋白结构域,介导组蛋白乙酰化的识别,广泛存在于多种染色质和转录相关蛋白中。CECR2(Cat eye syndrome critical region pr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工业化的脚步越来越快。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秉承着科学、严谨、安全的原则,严格按照工业工程的法律法规规范化开展工作,重视化工工程的安全风险识别并研究控制措施,以保证生产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自此在创造经济效益中只有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才是实现经济收益的真正价值。基于这一实际情况,本文就化工工程安全风险识别及其控制展开分析和论述,希望可以给广大相关工作者以星点建议和
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BB-12(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 lactis BB-12, BB-12)是目前被研究最多、应用最广泛的益生菌菌株之一。本文通过检索查阅2021年12月31日前公开发表的国内外文献,共纳入38篇人群干预研究进行综述。结果发现,BB-12在人体内可以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环境、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减少口腔唾液中变形链球菌数量、缓解便秘症状
目的 探讨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护理干预结合改良型冷疗仪对踝关节骨折患者疼痛介质、康复锻炼积极性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护理干预结合改良型冷疗仪。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5-羟色胺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中医病因为湿毒侵袭卫表,失于表散,毒易化火,入里郁闭于内;聚湿为痰、炼液为痰,火毒烁痰沉积于肺,伏匿难祛。齐文升认为COVID-19炎症风暴阶段的病机为老痰郁火伏肺,郁火表现为细胞因子不同程度的升高,是经外界刺激后机体产生的过度免疫;老痰表现在肺部细胞水肿、炎性渗出、毛细血管充血,肺泡腔明显缩小,胶原纤维沉积;老痰伏匿于肺,出现呼吸受限,临床表现为干咳、憋闷、低
通过文献调研及化合物库普筛,我们发现小檗胺具有潜在的抗新型冠状病毒作用。研究发现,小檗胺可能通过抑制病毒的包膜蛋白(E蛋白)产生抗病毒作用。小檗胺结构中的酚羟基在生物体内易被代谢为醌,从而产生细胞毒性。此外,酚羟基也可能是导致化合物生物利用度低的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对小檗胺酚羟基进行了结构改造,合成了16个衍生物。其中,化合物BBM-02具有较强的抗病毒活性和E蛋白离子通道抑制活性,细胞毒性较弱,
研究目的:盐诱导激酶1(salt inducible kinase 1,SIK1)是AMP活化蛋白激酶相关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relative kinase,AMPKRK)家族成员之一,调控多种机体代谢相关生理活动。然而,SIK1对肝脏和骨骼肌糖代谢的调控还存在很多未知之处,同时,能够激活SIK1的小分子化合物也鲜有报道。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天然产物p
HR011303是一种高选择性URAT1抑制剂,临床上拟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在中国正处于临床试验Ⅲ期。本课题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研究[14C]HR011303在6名中国健康男性受试者体内的放射性药动学、物质平衡和生物转化;进一步通过体外实验结合文献报导,分析可能造成HR011303药物相关物质排泄方式种属差异的原因,推测其在大鼠和人体内的分布排泄机制。6名受试者口服[14C]HR01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