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制造业是实现工业化的水之源、木之本,是现代化的原动力,是国家实力的支柱。我国工业化的进程目前正处在发展过程的中间阶段,要完全实现工业化,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至少还需要十几年的努力。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蓬勃发展,基于传统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制造业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早期的优惠政策已经失去的原有的吸引力,而且劳动力的成本比较优势也在逐渐趋弱,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挤压和发展中国家的成本竞争已经让一向以低成本占优的我国制造业陷入重重困境,我国亟需改变单纯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发展模式,为制造业寻求一种可持续的比较优势,让我国的制造业在世界经济的竞争浪潮中乘风破浪,立于不败之地。为研究目前我国制造业的困境,笔者把目光投向了社会保障领域,社会保障制度一路走来,在曲折中前进,在争议中发展,纵观整个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的历程,笔者认为虽然社会保障对现时的企业尤其是制造业来说是负担,但对人类总的发展来说却是一项投资或支持。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都在努力寻求社会保障与保持成本竞争力的平衡点,以期达到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社会保障在加大企业劳动力成本的同时,也对提高劳动生产率产生积极的影响,如何设定社会保障的缴费比率以及如何优化社会保障费用的支出,是当前我国政府和企业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就是在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框架下展开,通过描述我国的制造业和社会保障的现状,以制造业劳动力成本和劳动生产率为切入点,分析我国制造业的劳动力比较优势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研究社会保障对二者的相关性,以寻求提升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比较优势的有效途径。本文经过理论和实证的分析和研究,初步得出以下结论:目前我国的制造业仍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这种比较优势是在逐渐趋弱;我国比较优势的结构属于低成本和低劳动率的“双低”模式,这不是一种可持续的比较优势;社会保障对劳动力成本和劳动生产率都有显著的正效应,我国应该合理进行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以实现制造业“双低”模式到“双高”模式的转化和升级。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是导论部分,主要对本课题的研究背景、问题的提出以及文献综述;第二章分别从劳动力成本、劳动力生产效率和劳动力单位成本分析我国制造业比较优势现状;第三章分别从总体水平、结构分析和国际比较三方面分析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的现状;第四章对社会保障和劳动力比较优势的相关性分别作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第五章综述研究结论并提出解决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