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渗气藏单层自然产能低,通常需经过压裂改造才有工业利用价值;同时,为提高单井产能和开发效益,往往采用多层合采方式。而多层合采时,由于各层物性(渗透率、孔隙度)与几何参数(厚度、层间间距)、压力、压裂形成的裂缝规模及导流能力等差异,可能存在层间干扰和各层开采不均衡等问题,因此有必要进行多层合采气井可行性分析及产能优化。本论文针对多层合采气井,研究了利用试井分析技术、压后压降分析技术、压裂模拟技术来求解各层参数,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1)根据试井资料,利用试井分析技术解释各层的静态渗透率;对已压裂井,根据停泵后的压降数据,利用压后压降分析技术解释各层的有效渗透率,提出核核计算方法。对于单采气井,根据生产过程中的压降数据,利用试井分析技术解释各层的原始地层压力。对于已压裂井,根据压裂施工数据,利用压裂模拟技术计算各层压裂形成的裂缝规模(裂缝长度、裂缝宽度、裂缝高度)及导流能力等。(2)利用二项式产能方程、井筒流动压力方程、物质平衡方程,建立多层合采气井及各层的产能模型,给出相应的数值计算方法。利用多层合采气井及各层的产能模型,对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论证了多层合采的可行性。(3)针对本文所建立的多层合采数学模型,编写了相应的多层合采分析软件,并进行了现场应用,将该模型计算所得到的产气量与现场监测得到的产气量进行对比,误差较小,极大程度的满足了工程实际需要,并且本文中的模型计算结果可以和现场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构成了完整的多层合采气井产能模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