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耕地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近年来,卫星遥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大范围的农作物估产,农作物长势监测等,遥感已经成为耕地资源监测快速而有效的手段。在面临耕地资源有限,人口持续增长的压力下,能够简单、快捷地对喀斯特地区的耕地的利用状况有一个科学判断,为有关的决策部门提供及时的信息服务,有着现实意义。左江流域地处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的南缘地带,有着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典型的喀斯特生态环境,岩溶广布,旱涝灾害频发,毁林开荒,陡坡开荒,水土流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妨碍耕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左江流域作为研究区,结合Landsat卫星专题制图仪30m×30m遥感影像数据和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250m×250m增强型植被指数数据。依托GIS相关技术作为研究手段,以TM遥感影像数据作为基础数据源,经过影像投影变换,影像几何校正,人-机交互解译提取耕地利用信息数据,建立了耕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并对耕地利用现状数据进行分析。文章进一步探讨了耕地利用动态监测的方法和途径,获取2001~2007年MODIS影像数据,去除无效值数据后,运用最佳坡度系数截取法(BISE)方法,S-G滤波模型对图像作除云降噪处理,进行研究区EVI时间序列图像的重构,在得到较为满意的图像后,设计了二次差分算法及程序计算波峰数与耕地像元数,从而监测研究区的复种指数变化情况。结合TM遥感解译数据和MODIS滤波数据,评价多年左江流域耕地资源利用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1)通过TM遥感影像解译结果表明,左江流域耕地总面积为458023.74公顷,其中水田面积234600.11公顷,旱地面积223421.03公顷。在耕地类型中,以113(平原水田)和123(平原旱地)所占耕地总面积比例最大,两者总和占耕地总面积比例达到65%以上。耕地总面积占流域总面积比例为22.72%。耕地景观特征指数统计表明,耕地平均斑块面积减少,形状指数和分维数变小,景观破碎度指数变大,人类干扰是耕地景观特征变化的最主要因素。(2)计算出研究区的耕地复种指数表明,2001年左江流域复种指数分布情况是中部较低,西北部居中,北部和东部较高。2007年复种指数整体有所提高,复种指数在180到190间范围集中在南部,复种指数大于200的范围比2001年大,与2001年不同,原来复种指数在180到190的区域,在2007年都提高至200以上,复种指数在180以下的区域范围明显减少。经过官方统计数据和样点数据检验,表明本文所使用的遥感数据和复种指数提取的方法在研究区是可行的,能实现复种指数的有效估测。(3)耕地利用效率评价的结果表明,2001年到2007年,左江流域旱地利用效率和水田利用效率总体呈现降低的趋势。在地形平坦而海拔较低的地区,水田利用效率比旱地利用效率高,由于水源充足或者蓄水相对容易,适宜种植的作物类型也比较多,水田更加容易被用于种植。而在海拔较高的地方,水田利用效率则不如旱地。在旱地类型之间,整体呈现山区旱地(121)利用效率较大,丘陵旱地(122)次之,平原旱地(123)较小的趋势,可见在左江流域区,旱地利用效率随海拔而升高,而水田类型之间利用效率随海拔高度而发生的变化却不明显。耕地利用效率影响因子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耕地利用效率主要是人口因素,经济因素和水利灌溉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