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失能老人医养康护养老服务问题研究

被引量 : 17次 | 上传用户:xpzcz19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人类整体医疗技术发展水平的快速进步,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逐年持续增长,现有老年人口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长期护理供给不足现象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情况多变复杂的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有很大一部分的老年病患者多病共存,存在不同程度的日常生活自我照顾的障碍,而由家庭成员所提供长期照看护理功能日益被弱化,空巢的家庭状况尤甚。而当前各地区开办的各类养老机构收养老年人多为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并且很大的一部分不具备对长期需要生活护理、医疗护理、病后或术后康复以及临终关怀的服务对象提供具有医学治疗性的护理服务能力。因此创新医疗养老护理模式,建立居家—养老院—医院互为补充、有机结合的多元化医养结合服务体系,是保障老年人尤其是失能老人能够有一个有尊严的晚年的重要举措。本文在进行深入的阐述医养康护型养老服务模式推行的必要性及推行的可行性基础上,结合青岛市成功的运营经验,针对老年人慢性病发病率高所造成的医疗服务需求,探索建立将医疗和养老资源进行有机整合的新型医养康护型养老服务模式。本文的研究内容是主要是我国失能老人医养康护型养老服务模式研究。本研究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文献研究法等调查研究的主要方法。笔者选取了青岛市市南区、市北区、崂山区公办和民办的8家实施医养康养老服务模式的机构展开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获得了青岛市实施医养康护型养老模式的第一手资料。结合文献分析法,细致分析了青岛市医养康护养老服务模式推行的背景、过程和发展现状及存在不足。在此基础上,最后提出了为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医养康护服务模式的政策建议。具体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首先是加大政府在政策方面的支持力度,建立完整、公平的社会竞争机制;二是培养符合医养康护服务模式的的专业医护人员,为我国全面实行医养结合奠定人力资源基础;三是合理分配医疗和养老康护资源,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力量的共同参与;四是借鉴医院的分级护理经验,为慢性病老年人提供人性化、科学化的医疗护理服务,促进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和提高;五是建立适用于我国国情的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为医养康护型养老服务模式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其他文献
为了验证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的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选取 10 %甲醛固定的成人头颅标本 12具 ( 2 4侧 ) ,进行颞骨部位的扫描 ,并应用表面遮盖显示、容积显示技术对颞骨的三维成
选题是临床康复医学研究的第一步和最重要的一步。本文论述了临床康复医学研究的实施步骤和方法,并对临床康复医学研究的选题、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的基本原则进行了详细
隐喻的认知基础赵艳芳贵刊1991年第6期刊载的拙文《隐喻的语用原则》,论述了隐喻的理解过程是读者根据会话原则及语言所触发的语境知识进行合理推导的过程。任何释义性解释(para-Phrasticexplanation)都无法囊
随着显微外科和皮肤血循环研究的进展,为手部皮肤缺损提供各种带血管蒂的岛状皮瓣已成为可能,这些岛状皮瓣能用于修复难以修复的断指端和手部皮肤缺损。神经血管蒂三角岛状皮
<正>"三维协同设计"代表了最新的设计理念和先进的设计水平,可以极大地提高工程设计质量和效率,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工程设计领域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潮流、趋势和方向,是工程设计
目的探讨羟乙基淀粉针治疗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经头颅CT、MRI诊断的分水岭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治疗(静脉滴注脱水剂,口服肠溶阿司匹林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学习分析技术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挖掘教育数据背后的知识,优化教学效果成为教育者的共同诉求。笔者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国内
产业集聚作为产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工业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所表现出来的规模经济、创新激励、技术溢出等竞争优势,对于区域产业的发展极为有利。如何充分利用
学习分析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技术,旨在通过对教学过程中的数据进行收集、分析,按照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调整,改善学习绩效。在教育信息化不断发展的趋势下,学习分析技术逐渐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永久起搏器植入后的卧床时间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16例老年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通过随机抽样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沙袋压迫伤口6小时,6小时后取半卧位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