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技术研究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hf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吉林市某污水处理厂每年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剩余污泥约5000吨左右,污泥经浓缩脱水后填埋,这种方法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污染,且填埋场填满后,又要投资再建,费用较高。因此迫切需要开展剩余污泥减量化技术的研究,一方面可以大幅度减少污泥的危害,另一方面可以减轻污泥进一步处理与处置的难度和负担。针对上述问题,总结了目前国内外有关剩余污泥减量技术的应用及发展现状,并着重研究了污泥龄和投加酶制剂对剩余污泥产量的影响,同时验证了将延长污泥龄与投加酶制剂联合应用时的污泥减量效果,取得了以下成果:延长污泥龄能够实现剩余污泥的减量。保持污泥龄60天,可使剩余污泥减量14%,对系统出水COD、NH3-N略有影响,但影响程度很小,可忽略;可使系统的SVI明显升高,但SVI仍在合理范围内。保持污泥龄90天,可使剩余污泥减量27%,但系统出水COD明显升高。由此可见,延长污泥龄可实现剩余污泥减量的目的,虽然减量效果一般,但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可行的污泥减量方法。结合污泥减量效果及对系统出水水质的影响对两种酶制剂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1#酶制剂的效果优于2#酶制剂。投加1#酶制剂能够实现剩余污泥的减量。酶制剂日投加量0.2mL/30L时污泥减量比例达19%,酶制剂日投加量0.4mL/30L时污泥减量比例达28%,酶制剂日投加量0.6mL/30L时污泥减量比例达30%。投加酶制剂后系统出水水质较好,COD、NH3-N较空白值有降低趋势。投加酶制剂可使系统的SVI略有降低。最佳酶制剂日投加量为0.4mL/30L。由此可见投加酶制剂对污泥减量效果明显,对系统出水水质有所提高,如果产业化则仅需在好氧池源头投加酶制剂即可,易于在现有装置上实现,是一种较理想的污泥减量方法。延长污泥龄并同时投加酶制剂能够更好地实现剩余污泥的减量,与污泥龄30天,未投加酶制剂的实验结果相比,保持污泥龄60天,投加酶制剂0.4mL/日的装置污泥减量比例为41%。减量效果显著。对系统出水COD、NH3-N的影响很小,可忽略。系统的SVI明显升高,但仍在合理范围内,不会对活性污泥性质及沉淀效果有影响。由此可见将污泥龄延长与投加酶制剂相结合的方法对该污水处理厂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污泥减量方法。
其他文献
本课题就全感知的新媒体艺术和电影艺术的结合作为切入点,重点研究全感知的电影艺术在应用上的可能性。新的科学技术必然会带来相应的艺术形式的变革,人类对艺术的更高设想又会
钱素君(约1894~1980年),女,上海市人。教授,会计学家,会计实务专家,会计教育家。“三位一体”立信会计实业的主要贡献者,中国经济学社社员。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经济的发展,在传统购物方式的基础上出现了新的购物方式,即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向交易双方提供网络交易平台及服务,交易双方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商品买卖,此
探求语词的命名理据,是传统语言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周礼》是儒家重要的一部文献典籍,书中记载了334个职官。本文在名物类、文化类语词的命名理据具有相对可论证性的基础上对《周礼》职官称谓词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古人对职官的命名是有一定根据的,有章可循,给我们寻求理据提供了依据。古代文献典籍中关于职官的记载,为我们探求职官称谓词的命名理据提供了珍贵的线索和材料。本文以《周礼》中334个职官称谓词为研
小儿尿布皮炎是一种儿科常见疾病,以新生儿、婴儿多见,常并发于小儿腹泻病、肺炎、营养不良.笔者自2000年1月~2002年10月用珍珠粉治疗小儿尿布皮炎24例,并与用维生素E治疗的同
医源性胆管损伤系指医生在行上腹部手术时因操作不慎而造成的肝外胆管损伤.最常见于胆囊切除手术,经过百年来外科专家的不懈努力,此并发症的发生率已降至较低限度(0.2%~0.7%)[
  大型复杂结构非平稳随机振动分析的精确高效计算方法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根据线性结构输入与输出之间具有线性关系这一特点,首先探讨了结构动力响应显式表达式的列式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