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维吾尔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在历史上先后形成高车部族联盟、袁纥部族、回纥部族联盟、回鹘族,并最终融合为现代意义上的维吾尔民族。从生产方式来看,维吾尔族经历狩猎、采集、游牧、畜牧、手工业、农业、果园业,并最终形成农、牧、手工业结合的生产方式。在经济史的演进中,维吾尔先民经历了两次大融合。第一次融合是在公元前十世纪到公元九世纪中叶完成的。丁零在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三世纪期间游牧于阿尔泰山、今西伯利亚贝加尔湖、漠北蒙古草原、额尔齐斯河和巴尔喀什湖之间。公元四世纪迁徙漠北蒙古草原的丁零人,以其独特的生产及生活工具“高轮车"而出名,并称为高车人。高车人在蒙古草原、天山以北、贝加尔湖、鄂尔浑河流域游牧,牲畜以马、牛、羊为主。此外,高车人辅以狩猎及采集生产,狩猎中把高轮车作为高栏使用。当时高车部族之一袁纥(学术界一致认为“袁纥"是“维吾尔”的首次提名)活动在土拉河、鄂尔浑河上游,还有一部分在蒙古草原中部,色楞格河一带,以游牧生产为主。公元七、八世纪,袁纥部在史书上以“回纥”名称出现。公元六世纪中叶,突厥统治时期,回纥成为畜牧、射猎及造车等生产活动和军事活动中的主力部族之一,但同时也受统治者在经济上的剥夺及政治上的压迫。随着突厥社会等级分化及阶级矛盾的激化,更多的铁勒(高车)部族合并回纥(九姓回纥)、薛延陀等部族。以药罗葛氏族为首的药罗葛、胡咄葛、咄罗勿、貂歌息讫、阿勿嘀、葛萨、解喂素、药勿葛、奚耶勿等九个部落组成回纥“内九族”,即“九姓回纥”(也叫“十姓回纥”)。以回纥部族为首的回纥、仆固、浑、拔野古、同罗、思结、契芬、拔悉密、葛逻禄等九个铁勒部族(亦称作外九部或九姓铁勒、九姓乌古斯)组成回纥汗国。回纥汗国经济制度没经过奴隶制经济就直接过渡到封建制经济,生产方式以游牧生产为主。鄂尔浑河、色楞格河、土拉河流域丰盛的水草给回纥的畜牧生产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回纥不仅从事养马、骆驼、牛、羊等畜牧业生产,也从事黍、小麦种植等农业生产和制陶、冶铁、制车等手工业生产,回纥经济进一步活跃,马贸易尤为繁荣。在实际经济交往中,经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过程,慢慢出现具有强大军力和游牧封建经济特点的回纥民族。汗国后期回纥民族的生活方式逐渐开始转为定居、建城,并开始注重发展农业。这是维吾尔民族形成过程中的第一次大融合。第二次融合是在公元九世纪下半叶至十三世纪。公元九世纪,漠北地区大旱连年,由此引发的饥荒和传染病,使得劳动力和牛、羊、马等生产资料的数量大幅下降,导致汗国经济衰退。汗国末年,封建主之间的矛盾及封建主与附属部族之间的矛盾激化,加之外部黠戛斯的攻击,导致回纥汗国封建经济彻底瓦解,回鹘族(“回纥”从八世纪八十年代左右改称为“回鹘”)被迫迁徙。在向西迁徙的过程中,回鹘族分为三支。一支迁到今吐鲁番、天山一带,在那里建立高昌回鹘王国,新环境下的回鹘族,其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方式由游牧转变为定居、生产方式从单一的畜牧经济发展到农业生产为主的多种经济并存的状态,继承并发展了葡萄园经济及坎儿井灌溉设施,生产品种增多。另一支回鹘则迁徙到了河西走廊地区,并建立了甘州回鹘汗国,甘州回鹘的生产方式从游牧转向为农牧结合,农业以小麦及土豆生产为主,畜牧业为羊、马、牛、牦牛为主。第三支迁到了今塔里木盆地、葱岭以西地区的回鹘,或征服或联合了当地的葛逻禄、样磨、处月等操突厥语诸族和吐火罗人、粟特人等,最终建立了喀喇汗回鹘王朝。喀喇汗回鹘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发展绿洲农业,主要农作物有黍、小麦、大麦、芝麻、谷子、米、红花等。果园业有桃、杏、葡萄、李、梨、苹果、枣、瓜等。畜牧业以牛、马、羊、山羊、鸡等为主。手工业和商业也有一定的发展。总之,公元九世纪下叶至十三世纪时期,天山以北蒙古草原及鄂尔浑河、色楞格河流域的回鹘、葛逻禄和样磨与天山以南塔里木盆地绿洲居民吐火罗人(toxri)、塞人(Sak)及河中地区的粟特人(soydi)的融合完成,形成了以农业生产为主,农、牧、手工业、商业相结合的封建经济为主的现代维吾尔族雏形。早期维吾尔族在形成过程中,生产方式和经济制度有其鲜明的特点。在回纥汗国时期没有经历奴隶制,而是直接过渡到封建制并且开始实施政教合一制度。到喀喇汗回鹘王朝,伊斯兰教盛行,喀喇汗回鹘王朝延续了先前的政教合一的管理模式,相应地,伊克塔土地制度在农耕地区开始实施。维吾尔族在形成并展开经济交往的过程中,既接纳、融合别的民族,也参与到其它民族的形成过程中。从而具有开放、包容、创造性、适应性等鲜明的民族性格特征。迁徙甘州的回鹘人的一部分则融入到了当地的部族中,参与到裕固、东乡等民族的形成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