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猫膀胱副交感神经支配解剖及功能研究目的:探讨猫膀胱副交感神经支配的神经构成及大体解剖,为以猫为神经转位模型重建膀胱功能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健康的、成年中华田园猫,体重在2-3kg之间,雌性10只,雄性5只,共15只。咬骨钳咬除椎板后在手术显微镜辅助下暴露出双侧神经根,包括腰6(L6)、L7、骶1(S1)、S2、S3神经根。双极刺激电极依次刺激各神经根,刺激参数设置为连续单刺激,电流2m A,频率20Hz,脉冲宽度0.2ms,并在BL-420F测试系统内记录膀胱压力变化。电显游标卡尺依次测量双侧L7到L6之间的距离,L7到S1之间距离,S1到S2之间的距离,同时测量双侧L7与S1神经根直径。结果:刺激S1及S3时曲线缓慢上升至最高点,而刺激S2时曲线快速上升至平台期。左侧S1、S2、S3的膀胱压分别为4.660±3.692cm H2O、36.85±13.84cm H2O、8.653±3.856 cm H2O,右侧S1、S2、S3的膀胱压分别为4.727±4.099cm H2O、35.25±14.89cm H2O、8.473±3.870 cm H2O。左侧L6-L7、L7-S1、S1-S2的距离分别为12.86±1.903mm、6.831±1.030 mm、7.373±1.397 mm。右侧L6-L7、L7-S1、S1-S2的距离分别为12.99±1.805 mm、6.863±1.153 mm、7.495±1.371 mm。左侧L7、S1的直径分别为2.963±0.4163 mm、1.699±0.4289 mm,右侧L7、S1的直径分别为3.025±0.4463 mm、1.725±0.4122mm。各组间进行统计学比较发现:刺激S2引出的膀胱压最大(P<0.0001)。L6-L7的距离明显大于L7-S1的距离(P<0.0001),S1-S2的距离与L7-S1的距离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侧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L7的直径明显大于S1(P<0.0001),两侧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猫膀胱由S1、S2及S3共同支配,其中S2起主要作用。L6-L7的距离大于L7-S1的距离。L7的直径大于S1。第二部分内脏神经-体神经端侧吻合后重建膀胱神经支配及传出通路的研究目的:探讨猫内脏神经与体神经吻合后再生神经形态学特点及新建立的膀胱反射通路构成。方法:健康的成年猫,体重在2-3kg之间,雌性9只,雄性6只,共15只。每只猫的左侧作为自身对照组,不做处理。每只猫的右侧为神经移位组,在硬膜内将S2VR(ventral root)远端吻合在L7VR的侧面,近端结扎防止再生,连续缝合关闭硬脊膜后在硬膜外切断S1与S3神经根造成单侧膀胱去神经。术后10月,将荧光金(Fluorogold,FG)溶液注入两侧膀胱壁内进行神经逆行示踪,然后对受体神经进行取材作横断面甲苯胺蓝染色及电镜观察。结果:L7脊髓冰冻切片在荧光镜下观察:灰质右侧前角内可见黄白色荧光标记的神经元,计数为21.5±6.5个,而左侧无荧光标记神经元。甲苯胺蓝染色显示:正常的S2VR及受体神经内均可见分布均匀、规则的有髓轴突,轴突计数分别为825.2±114.1和846.4±261.4,无统计学差异(P>0.05)。超微电镜进一步观察到再生神经及正常S2VR存在大量有髓及无髓神经纤维,髓鞘板层结构完整,未见变性坏死的髓鞘及胶原纤维。结论:猫S2VR与L7VR端侧吻合后,L7VR可以再生并长入S2VR神经中,并与膀胱建立新的反射传出通路(脊髓L7前角运动神经元-L7VR-再生神经-盆神经-膀胱)。第三部分内脏神经-体神经端侧吻合后恢复猫膀胱功能的研究目的:运用功能性电刺激、肌电生理及乙酰胆碱酯酶染色等方法,评估S2VR与L7VR端侧吻合后猫膀胱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术后10月,所有模型动物注射完荧光金后2周,小心显露出吻合口后刺激吻合口近端供体神经,刺激的参数为:连续单刺激,电流2m A,频率20Hz,脉冲宽度0.2ms,在BL-420F测试系统中记录膀胱压力变化,同时收集盆底肌肌电图。对受体神经取材并行横断面乙酰胆碱酯酶染色。结果:功能性电刺激表明:15只猫手术侧膀胱压均有不同程度升高,8只猫手术侧的膀胱压最高值大于正常侧,另外7只猫手术侧的膀胱压最高值小于正常侧。手术侧膀胱收缩的最高压力为39.5±16.19cm H2O,正常侧膀胱收缩的最高压力为41.97±9.288cm H2O,手术侧膀胱压力与正常侧膀胱压力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刺激吻合口近端L7VR时,15只猫中有10只在膀胱收缩后观察到盆底肌肌电活动减弱。乙酰胆碱酯酶染色发现再生神经轴突内存在棕色沉淀。结论:猫内脏神经与躯体神经端侧吻合后再生神经通过产生乙酰胆碱恢复膀胱功能,膀胱逼尿肌与括约肌可能起协同作用。第四部分内脏神经-体神经端侧吻合后对供体神经影响的研究目的:探讨猫S2VR与L7VR端侧吻合后对L7VR的影响。方法:术后10月,在完成功能性电刺激后对供体神经吻合口近端及远端分别取材进行甲苯胺蓝染色、轴突计数。仔细解剖并取出双下肢趾长伸肌并称量湿重。结果:两组标本横断面内见大量有髓神经纤维,分布均匀、密集,髓鞘完整,近端及远端的有髓轴突计数分别为3613±840.3、3614±825.5,两组轴突计数无差异(P>0.05)。右侧及左侧下肢趾长伸肌湿重分别为6.547±1.161g、6.523±1.143g,两侧下肢趾长伸肌湿重之间无差异(P>0.05)。结论:S2VR与L7VR端侧吻合后对L7VR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