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寰枢椎脱位作为累及颅颈区的某些损伤或疾病的一种病理状态,危害性或潜在危害性大。一旦发生寰枢椎不稳或脱位,便可能累及高位颈髓与椎一基底动脉,导致严重残废或危及生命,因此,在治疗上原发疾病与损伤的基础上,矫正脱位、重建稳定,是外科治疗的重要目标。 因为寰枢椎处于头颅与脊椎的连接区域,解剖位置深在、隐蔽,与脊髓、椎动脉、颈内动脉、咽喉、食管等重要结构关系紧密,处理起来非常复杂和棘手,以往常被视为外科手术的禁区,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随着对颅颈交界区的生理和病理解剖认识的深入和生物力学研究以及显微外科技术在脊柱外科领域的积极应用,使寰枢椎脱位的治疗方法和手段不断得以改进,疗效亦逐年提高。 临床上经典后入路寰枢椎固定融合术虽然易于显露、便于安置内固定和植骨,且感染风险及手术入路副损伤少,术后对外固定的要求较低,但在寰枢椎复位欠佳时操作极为困难且易损伤脊髓或椎动脉,不能直接显露松解关节粘连以利复位。 一些陈旧性、难复性寰枢椎脱位,因为病史长,寰枢椎关节前方的颈长肌、关节囊韧带逐渐挛缩,瘢痕形成,侧块关节变形或齿突骨折畸形愈合,经颅骨牵引不能获得复位。由于头颅和寰椎的前移以及枢椎相对地向后、向上凸突,脊髓与延髓交界处的腹侧遭受齿状突或枢椎体上端的压迫,因此,经口咽前入路的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