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深海热液区作为温度变化大、高毒、低氧的极端环境,生存着大量生物,包括贻贝Bathymodiolus marisindicus。有研究显示,其抗逆性与共附生微生物相关,但这些共附生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功能却少有研究,尽管有证据证明,在热液生物共附生微生物中存在LuxS型群体感应系统,但还未发现自然界最普遍存在LuxI/R型群体感应系统,这类群体感应系统是否存在于热液生物共附生微生物中,如果存在,又对适应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深海热液区生物资源研究与应用评价”子课题“深海热液区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与新资源获取”(2018YFC03107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海热液区作为温度变化大、高毒、低氧的极端环境,生存着大量生物,包括贻贝Bathymodiolus marisindicus。有研究显示,其抗逆性与共附生微生物相关,但这些共附生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功能却少有研究,尽管有证据证明,在热液生物共附生微生物中存在LuxS型群体感应系统,但还未发现自然界最普遍存在LuxI/R型群体感应系统,这类群体感应系统是否存在于热液生物共附生微生物中,如果存在,又对适应极端环境有何贡献尚不清楚,基于上述科学问题,我们通过16S rDNA扩增子测序对西南印度洋天成和龙旂热液区贻贝鳃中共附生细菌的多样性特征进行研究,并对天成热液区贻贝鳃可培养共附生细菌进行分离、鉴定,从中筛选群体感应细菌,对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种类、成膜和DMSP利用能力进行探究。最后,选取一株代表性的群体感应细菌进行全基因组测序,解析其中与极端环境适应性相关的功能基因及代谢通路。结果显示:(1)热液贻贝与浅海贻贝鳃共附生微生物的多样性结果表明,从门的水平上看,热液贻贝和浅海贻贝鳃共附生微生物的优势门类都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从属的水平来看,热液贻贝鳃中含有大量的SUP05组的细菌,这在浅海贻贝鳃中并不存在,SUP05组的细菌是在深海环境中大量存在的一组属于γ-变形菌纲的不可培养的细菌,可以与深海贻贝共生,具有硫氧化功能,帮助宿主贻贝在高H2S的热液环境中生存。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显示,天成和龙旂热液贻贝鳃共附生细菌的差异性较小,而它们分别和浅海贻贝鳃共附生细菌的差异性较大,由于热液和浅海环境的巨大差异,生活在其中的贻贝为了适应环境而选择与之共附生的细菌类型也出现了非常大的差异。(2)从热液贻贝鳃中分离共附生细菌96株,根据16S rDNA基因序列确定了25株不同菌株,它们分属于4个门,5个纲,14个属。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是优势菌群,占比64%,玫瑰杆菌类群占20%。筛选出群体感应细菌3株(Sulfitobacter pontiacus TCYB15,Sulfitobacter pontiacus TCYB21和Roseivivax marinus TCYB24),它们具有产生C8-HSL、C6-HSL两种AHLs信号分子的能力,且都具有成膜和利用DMSP的潜力。本研究证实热液贻贝共附生微生物中存在群体感应细菌,推测它们可在鳃中形成生物膜并在与贻贝共附生过程中参与硫的循环。(3)我们对来自天成热液贻贝鳃的一株群体感应细菌TCYB15进行了基因组分析,该菌基因组大小为3640800 bp,共含有1条染色体,4个环状质粒,编码基因的数量为3536,含有与群体感应(luxI/luxR同源基因),降解DMSP(ddd L基因),SOX硫氧化系统(soxX,soxY,soxZ,soxA,soxB,soxC),ABC重金属转运系统(afuA,fbpA,afuB,fbpB)相关基因。群体感应相关基因,luxI/luxR同源基因位于质粒Plas1上,该系统下游紧跟着组氨酸激酶、毒素-抗毒素系统等功能蛋白,我们推测该菌的群体感应可以调控生物膜形成、有毒物质氧化脱毒有利于其适应热液极端环境。
其他文献
自我国全面推进体育文化卫生事业发展以来,各部门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积极提倡全民运动,为国家教育发展开创新局面。高校篮球运动教学对于建设高校体育文化,提升高校体育教育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由于篮球运动的竞争性较强,单靠教师知识讲解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将体育游戏运用到篮球教学中能够体现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通过体育游戏活动帮助学生提高篮球学习的效果。对此,该文就结合体育游戏的特点,探讨体育游戏在篮球教学中的具体
海浪和海流是海洋动力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的动量、能量交换可统称为波–流相互作用(wave–current interaction);在近岸、台风或黑潮、湾流影响海域,波–流相互作用可对波浪的生消、演变产生极大的影响。在海浪数值模拟中,波–流相互作用对波浪模拟的影响可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背景流场可影响波浪能量的传播,包括改变群速度的大小、方向,以及产生折射效应;二是,振动运动对抗非均匀流场中
本文针对藻菌作用关系的热点问题,为了探明藻际细菌中的群体感应细菌的强抑藻作用及其群体感应系统,验证基于对二甲基巯基丙酸内盐(DMSP)利用所介导的藻菌作用关系。选取了一株具有溶藻功能的海洋微藻共栖细菌Sulfitobacter pseudonitzschiae H46,从群体感应系统,全基因组分析等方面研究其生态功能。后续通过菌株H46与藻类共培养的实验,对该菌株与藻类的作用关系和DMSP的降解利
热带印度洋海气反馈过程在气候态的维持、热带海气耦合模态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温跃层-海表面温度(SST)反馈、SST-纬向风反馈和纬向风-温跃层反馈是海气反馈中的三个主要过程,合称Bjerknes正反馈。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与海气反馈过程相关的海洋和大气要素发生了显著的变异。受此影响,海气反馈过程的强度也出现了显著的年代际变化。这些反馈的强度变化对印度洋海气耦合异常模态的发生频率及可预报
体育课程对于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但是由于课内体育活动量大、体育技能训练强度大等原因,很多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缺乏兴趣。为此,教师可以尝试使用游戏教学法辅助体育教学,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获得知识与技能,获得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提升。
本文利用在南海北部陆坡海域布放的一套潜标—海床基观测系统,将ADCP后向散射数据反演得到的浮游动物生物量时间变化序列,结合同步观测的海流数据、温度数据,以及ERA5数据集的云量、短波辐射等数据,对该海域浮游动物生物量的时变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影响浮游动物生物量变化的可能机制。论文主要讨论了以下四个时间尺度的变化:(1)日变化特征。受太阳光照影响,观测海域的浮游动物存在典型的昼夜垂直迁移,即在一
海洋学依赖于观测,准确、充分的观测是揭示海洋现象、了解海洋变化、提高海洋预报水平的必要前提。在固定台站,即锚系浮标阵列或潜标阵列(以下统称锚系阵列)对海洋变量的持续测量,是在关键海洋区域收集三维海洋温度、盐度和流速长期时间序列的重要方法之一。虽然理想情况下,锚系阵列站点数量是越多越好,但在实际中观测站点永远不足以覆盖整个研究领域,且仪器设备价格高昂。因此,如何在站点数量有限的条件下对观测站点布局进
极地气旋是北极地区尤为重要的极端局地大气活动形式。近几十年来愈加持久且强的气旋出现在北极,从各方面影响北极海冰和表层气候,导致极端事件频繁发生。再加上北极海冰减少的幅度和速度大大增加,进一步加强了气旋对海冰的影响,形成正反馈效应。北极海冰的变化对全球气候、经济、政治及军事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北极气旋作为影响其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迫切的需要深入且全面的研究。本文使用ERA-Interim的平均海平面气
深海热液喷口环境极端,具有黑暗、低氧、高压、温度波动大、硫化物和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含量高等特点。尽管如此,深海热液区是重要的深海生物生存环境之一,有些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已适应这种极端环境,在热液喷口周围形成了以化能合成为初级生产力的生态系统。深海热液喷口的物种多为特有种,来自西南印度洋洋中脊龙旂热液区的神盾螺Gigantopelta aegis(Gastropoda:Peltospiridae)就是深
二甲基亚砜(DMSO)作为DMS的主要氧化产物,可以通过与DMS之间的相互转化间接对全球硫循环及气候变化产生影响。两极地区对于全球气候变化具有极高的敏感性,也是全球海洋中DMS的高值区,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调控和指示作用。研究极地海域DMSO的浓度分布及相关影响因素有助于加深认识海洋生源硫化合物对于全球硫循环以及气候变化的重要意义。本论文基于2018年1–2月中国第34次南极考察和2019年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