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BB/4-1BBL双向信号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er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0年Bretscher和Cohn首先提出了“T细胞激活双信号学说”,即T细胞的活化需要抗原复合物提供的第一信号(TCR信号)和共刺激分子提供的第二信号(共刺激信号)。普遍的观点认为共刺激分子的配体和受体结合后,由受体传递共刺激信号(正向信号)。然而,新近的研究发现共刺激分子不仅可以通过受体传递“正向信号”,而且同时可以通过其配体传递“逆向信号”。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受体与配体之间信息流的双向传递是普遍现象,共刺激分子4-1BB/4-1BBL、OX40/OX40L、CD27/CD27L、CD40/CD40L、CD95/CD95L、CD30/CD30L等均被证实可传递双向信号。由此,共刺激分子受体与配体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同时也意味着共刺激分子介导的免疫过程比我们了解的更为复杂。 人4-1BB/4-1BBL为TNFR(TNF受体)/TNF超家族成员。4-1BB分子是分子量为30kD的Ⅰ型跨膜糖蛋白。4-1BB分子主要表达于活化的CD4+T细胞和CD8+T细胞等。在存在TCR信号的条件下,4-1BB共刺激信号可协同CD28的共刺激信号,维持T细胞的活化状态,抑制活化有道的凋亡(AICD)的发生。CD28共刺激信号主要在T细胞活化的前期起作用,促进T细胞的增殖并维持其短期的存活,而4-1BB共刺激信号主要在T细胞活化的后期起作用。4-1BBL(CDl37L)是Ⅱ型跨膜糖蛋白分子,属TNF超家族成员,表达于各种活化的抗原提呈细胞(APC)表面,如IFN-γ活化的巨噬细胞、CD40配体活化的B细胞、单核细胞、树突状细胞(DC)、T细胞等。新近的研究表明,细胞膜表面的4-1BBL分子是可以传递逆向信号的功能性分子。例如,通过膜4-1BBL传递的逆向信号可以抑制活化T细胞增殖并诱导其调亡。4-1BBL逆向信号还能诱导单核细胞活化,促进其IL-6、IL-8和TNF-α的分泌,延长其生存等。4-1BBL传递的逆向信号还能刺激CD34+造血干细胞来源的DC成熟等。因此,4-1BBL/4-1BB介导双向信号在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树突状细胞(DC)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八段锦锻炼结合高血压健康教育和饮食控制等中医养生法对高血压亚健康状态的干预作用。方法:将103例正常高值血压入选对象按随机的原则分为对照组、教育组和八段锦
目的:探讨补肾利水活血法中药复方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激素维持阶段患者基础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处于激素维持阶段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
城市广场是现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大中城市甚或小城市都在纷纷筹建城市广场 ,其中出现了一些设计水平高 ,使用效果好的精品工程。但也有些广场的建设并不成功。
大型交通设施对城市空间的切割和限定造成了城市的碎片化以及人性化城市空间的丧失,也对周边环境形成负面影响。通过对北京市中心区铁路沿线区域的调查,总结了铁路沿线区域存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找到一种分离二氧化碳和甲烷的优良吸附剂。在实验中,作者为了得到更高纯度的气体,采用了吸收和吸附法联合作用原理,试探了载液膜吸附剂的分离效果。通过C
目的:探讨岭南地区糖尿病肾病的中医治疗用药规律。方法:通过对近10年岭南地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分析糖尿病肾病的用药规律。结果:53篇文献中
通过求出西部煤矿地质开采条件下岩层移动规律的各个参数(移动角、边界角、断裂角、最大下沉角),确定各种移动变形值及其部分特征,对通常使用的计算最大下沉值的经验公式提出了改
目的 观察比较CAD-CAM制作的玻璃陶瓷嵌体和树脂嵌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来我院接受牙体缺损治疗的患者80例,按患者治疗意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各40例.其中实验组为接受
近年来,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一种高等级路面被广泛使用。混凝土路面在交通荷载和温度应力的重复作用下路面板角出现了脱空,板角脱空现象降低了路面的使用性能。本文主要研究了
乙烯刺激呼吸跃变型果实的后熟和衰老。1-甲基环丙烯(1-MCP)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的乙烯受体抑制剂,它通过与乙烯受体优先结合的方式,不可逆的作用于乙烯受体,阻止内源乙烯和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