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0年Bretscher和Cohn首先提出了“T细胞激活双信号学说”,即T细胞的活化需要抗原复合物提供的第一信号(TCR信号)和共刺激分子提供的第二信号(共刺激信号)。普遍的观点认为共刺激分子的配体和受体结合后,由受体传递共刺激信号(正向信号)。然而,新近的研究发现共刺激分子不仅可以通过受体传递“正向信号”,而且同时可以通过其配体传递“逆向信号”。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受体与配体之间信息流的双向传递是普遍现象,共刺激分子4-1BB/4-1BBL、OX40/OX40L、CD27/CD27L、CD40/CD40L、CD95/CD95L、CD30/CD30L等均被证实可传递双向信号。由此,共刺激分子受体与配体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同时也意味着共刺激分子介导的免疫过程比我们了解的更为复杂。 人4-1BB/4-1BBL为TNFR(TNF受体)/TNF超家族成员。4-1BB分子是分子量为30kD的Ⅰ型跨膜糖蛋白。4-1BB分子主要表达于活化的CD4+T细胞和CD8+T细胞等。在存在TCR信号的条件下,4-1BB共刺激信号可协同CD28的共刺激信号,维持T细胞的活化状态,抑制活化有道的凋亡(AICD)的发生。CD28共刺激信号主要在T细胞活化的前期起作用,促进T细胞的增殖并维持其短期的存活,而4-1BB共刺激信号主要在T细胞活化的后期起作用。4-1BBL(CDl37L)是Ⅱ型跨膜糖蛋白分子,属TNF超家族成员,表达于各种活化的抗原提呈细胞(APC)表面,如IFN-γ活化的巨噬细胞、CD40配体活化的B细胞、单核细胞、树突状细胞(DC)、T细胞等。新近的研究表明,细胞膜表面的4-1BBL分子是可以传递逆向信号的功能性分子。例如,通过膜4-1BBL传递的逆向信号可以抑制活化T细胞增殖并诱导其调亡。4-1BBL逆向信号还能诱导单核细胞活化,促进其IL-6、IL-8和TNF-α的分泌,延长其生存等。4-1BBL传递的逆向信号还能刺激CD34+造血干细胞来源的DC成熟等。因此,4-1BBL/4-1BB介导双向信号在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树突状细胞(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