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霄山脉地区是东亚生物多样性分布热点中心,是长江中游鄱阳湖流域与洞庭湖流域的上游水源地,也是长江中下游许多特有、濒危鱼类的聚居地。因此,罗霄山脉地区鱼类多样性对于维持和补充长江鱼类多样性和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罗霄山脉地区的鱼类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其鱼类物种组成、分布以及受威胁因素尚不清楚。为此作者对罗霄山脉地区鱼类进行系统调查,全面了解罗霄山脉地区鱼类多样性与分布格局,并对鱼类物种多样性形成机制进行探讨,旨在为罗霄山脉地区鱼类资源的保护、利用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
1.罗霄山脉地区鱼类113种,隶属于5目17科64属。鲤形目最多,77种,占总种数的68.1%,其次为鲇形目和鲈形目,均16种,各占总种数的14.2%,颌针鱼目最少,1种,占总种数的0.9%。
2.区系分析显示罗霄山脉地区鱼类东亚江河平原类群为主,51种,占总种数的45.1%,其次为老第三纪原始类群,39种,占总种数的34.5%,南亚暖水性类群最少,23种,占总种数的20.4%。
3.生态类型分析显示罗霄山脉地区鱼类以肉食性、底层、定居性为主,其次为杂食性、中下层、溪流性鱼类。
4.濒危评估分析显示罗霄山脉地区鱼类以无危鱼类为主,89种,占总种数的77.9%;其次为数据缺乏的物种,16种;受威胁鱼类8种,占总种数的7.1%,其中极危(CriticallyEndangered)鱼类为胭脂鱼(Myxocyprinusasiaticus);易危(Vulnerable)鱼类为长薄鳅(Leptobotiaelongata)、凹尾拟鲿(Pseudobagruspratti)、白缘(秧)(Liobagrusmarginatus)和长身鳜(Sinipercaroulei);近危(NearThreatened)鱼类为台湾白甲鱼(Onychostomabarbatulum)、暗鳜(Sinipercaobscura)和波纹鳜(Sinipercaundulata)。
5.β多样性分析显示罗霄山脉地区鱼类组成中等相似(βsor=0.50;βjac=0.67)。物种周转或物种替换组分(βsim=0.36;β-3=0.39)高于嵌套或丰富度差异组分(βsne=0.14;βrich=0.28)。说明β多样性格局以物种周转和物种替换组分为主,这也暗示罗霄山脉地区需要建立更多保护区去保护鱼类多样性。PCA分析显示浏阳河、蜀水、上犹江、修河和洣水鱼类组成相似性较高,禾水和汨罗江聚为一支,袁水独自形成一支。Mantel检测分析显示地理驱动因素对β多样性格局没有显著影响。
1.罗霄山脉地区鱼类113种,隶属于5目17科64属。鲤形目最多,77种,占总种数的68.1%,其次为鲇形目和鲈形目,均16种,各占总种数的14.2%,颌针鱼目最少,1种,占总种数的0.9%。
2.区系分析显示罗霄山脉地区鱼类东亚江河平原类群为主,51种,占总种数的45.1%,其次为老第三纪原始类群,39种,占总种数的34.5%,南亚暖水性类群最少,23种,占总种数的20.4%。
3.生态类型分析显示罗霄山脉地区鱼类以肉食性、底层、定居性为主,其次为杂食性、中下层、溪流性鱼类。
4.濒危评估分析显示罗霄山脉地区鱼类以无危鱼类为主,89种,占总种数的77.9%;其次为数据缺乏的物种,16种;受威胁鱼类8种,占总种数的7.1%,其中极危(CriticallyEndangered)鱼类为胭脂鱼(Myxocyprinusasiaticus);易危(Vulnerable)鱼类为长薄鳅(Leptobotiaelongata)、凹尾拟鲿(Pseudobagruspratti)、白缘(秧)(Liobagrusmarginatus)和长身鳜(Sinipercaroulei);近危(NearThreatened)鱼类为台湾白甲鱼(Onychostomabarbatulum)、暗鳜(Sinipercaobscura)和波纹鳜(Sinipercaundulata)。
5.β多样性分析显示罗霄山脉地区鱼类组成中等相似(βsor=0.50;βjac=0.67)。物种周转或物种替换组分(βsim=0.36;β-3=0.39)高于嵌套或丰富度差异组分(βsne=0.14;βrich=0.28)。说明β多样性格局以物种周转和物种替换组分为主,这也暗示罗霄山脉地区需要建立更多保护区去保护鱼类多样性。PCA分析显示浏阳河、蜀水、上犹江、修河和洣水鱼类组成相似性较高,禾水和汨罗江聚为一支,袁水独自形成一支。Mantel检测分析显示地理驱动因素对β多样性格局没有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