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核心观念的新课程改革,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以及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现代社会,在对英语能力要求的提高和在第二语言习得、合作学习和任务型教学等理论的支持下,高中英语课堂要求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创造力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长期以来,我国高中英语教学在传授英语语言知识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尤其在语法方面颇有成效。然而,互动式课堂在为学生创造英语学习语境,提供大量的语言使用机会等方面做出了更大的贡献,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课堂教学的模式也由讲授式课堂向互动式课堂转变。由于它注重对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互动式课堂也成为我国极力所提倡的课堂教学模式。近年来,中国许多学者和研究人员(左斌,2002;张伊娜,2006)都对课堂互动投以了一定的关注,在课堂互动的理论、实施、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但是,由于我国外语教学的起步较晚,传统教学所占的比例和传统英语学习观念的影响,使课堂互动在实施中遇到了一定的问题,尤其是生生互动遇到了很大的阻力,无论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教学实践中都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被认为是一种消极的力量,而被加以限制、消除。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尝试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对高中英语课堂学生互动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针对学生互动在高中二年级英语课堂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调查以课堂观察、问卷和部分访谈的形式进行,目的是了解课堂互动的实施情况,包括使用频率,互动时间,互动形式,互动活动,学生的参与程度,课堂氛围及课堂互动的影响因素。调查的内容主要分为四个方面:课堂互动的实施形式和频率,课堂互动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意义,课堂互动设计中所遇到的困难和课堂互动参与中所遇到的问题,并且进一步对调查结果从课堂互动的设计,课堂互动的知识含量,教师因素,学生因素,社会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了解课堂互动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通过本次调查,可以让读者了解到高中英语课堂互动实施的真实情况,从而对我国的英语教学改革的实施,我国的高中英语教学和研究有所贡献,并且缩短理论与实践的差距,有助于我国的英语教育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