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成为创造企业价值的主要驱动因素,其对企业价值的贡献率逐渐甚至远远大于传统的物质资本的贡献率。因而,人作为一种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但迄今为止在实践中“重视人才”、“以人为本”等原则的贯彻,仅仅以主观的、模糊的管理指导思想来体现,没有将人力资源视作会计的一项重要要素加以数量化、价值化。然而,很多现实的例子不断向人们提出问题并迫切要求解决,建立既能自圆其说又具有可操作性的人力资源会计理论与方法,便因此显得既现实又有意义。人力资源会计的实用性及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建立和实施人力资源会计势在必行。但我国目前行之有效的人力资源会计理论方法体系还没建立,会计准则中也没有专门有关人力资源会计的相关规定,传统会计的规定与社会对人力资源会计的要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会计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人力资源在社会经济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但这种重要的资源在会计核算中却没有得到体现,这无疑是会计界的一个重大缺憾。因此,构建一套新型的人力资源会计理论与核算体系势在必行。本文共分七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述,以及研究解决的问题。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增长、财富的创造主要依靠知识。而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力资源,将成为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因素。但一个企业盈利能力的高低和经营实力的大小仅靠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资料是无法衡量的,因此迫切需要引入人力资源会计。对于人力资源的投资也必须讲效益,否则会造成严重的人才浪费,并且对企业来说也有可能增加负担。通过人力资源会计的核算,在结合人力资产比率、人力资源利润率的基础上,结合本公司实际数据,做出正确决策,使人、财、物达到最佳组合,从整体上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效益。第二章: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分析。分别从财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以及财务会计核算原则的要求四个方面阐述了建立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分析了人力资源会计相关概念,如人力资源、人力资产以及人力资本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以及上述三种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是有着密切联系但又存在着差异的概念,首先人力资源这一概念的外延大于人力资本的外延,人力资本包含于人力资源之中,因为人力资本是指人们通过投资所获得的能力,而人力资源是指人们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它包括自然人力和人力资本在内;其次,人力资源的质量与人力资本的存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力资源质量的提高依赖于对人力资源的投资所导致的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即人们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的增长。第三章:人力资源的资产属性。资产是会计报告的基本要素,人力资源能否作为一项资产,也是人力资源会计能够成立与否的关键。本章从资产的四个属性分析了人力资源可以定义为会计资产的可能性,这也是人力资源会计的成立基础。第四章:人力资源成本的计量。分析了人力资源成本的概念、构成(取得成本、开发成本、使用成本和替代成本)并介绍了三种人力资源成本计量方法:历史成本计量、重置成本计量和机会成本计量。其中历史成本法因为符合传统会计的核算原则和核算方法,反映了企业人力资源的实际成本,因此也是目前主流理论所采用的人力资源成本计量方法。第五章: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由于人力资源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得对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难度远远超过物力资源。因此,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价值理论和计量模式,恰当地反映人力资源价值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本章阐述了人力资源价值的内涵、计量方法,并详细讨论了人力资源价值的非货币性计量方法和未来工资报酬折现法、随机报酬法等十种货币性计量方法,并详细介绍了每种计量方法的优缺点。第六章:人力资源会计的账户设置和会计核算。讨论了人力资源会计核算与传统会计核算的区别与联系、人力资源会计的核算原则,阐述了人力资源会计的账户设置和基本的账务处理,例如人力资产的增加、摊销、以及参与企业利润分配的核算等。人力资源会计和传统会计的目标都是为企业的经营管理部门提供决策相关信息。第七章:人力资源会计的实际应用案例。通过一个案例,分别从人力资源的取得、计量、增值时的会计处理,分析了人力资源会计在实际中的运用,将以上几章阐述的理论结合实际做了简单分析。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1、构建了人力资源会计核算新体系:对人力资源成本和价值的计量作了探讨,提出了建立人力资源会计的设想,包括人力资源会计帐户的设置和一些基本的账务处理等,并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来讨论如何在实务中使用人力资源会计。2、对现行会计报表反映的格式和内容进行修正,增加了人力资源的内容,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更多更充分的决策信息。今后需要探讨的问题:人力资源会计向人力资本会计的扩展,以及人力资本如何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