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战争始终贯穿于人类的发展中。许多战争虽已成为过往,但是它给人们留下的难以抹去的悲惨记忆和支离破碎的战后景象是不能够被遗忘的,于是纪念行为成了战后最好的情感表达方式,人类的纪念本能促成了战争题材纪念性空间的出现,战争纪念馆也逐渐由此发展而来。近年来在当今国际和平与发展主题下,大众生活的改变、爱国主义教育需求的提升、世界反法西斯热潮的掀起、再加之先前的许多老馆急需改扩建等原因,致使战争纪念馆活跃于大众视野,一些功能与活动也逐步由馆内拓展向馆外。但理论知识的缺乏,所以建筑师对战争纪念馆设计考虑的不够全面,几乎只注重建筑本身而忽略了对其外部空间的设计。战争纪念馆外部空间作为纪念馆整体不可分割的部分,既能对内部空间进行铺垫,渲染整体的纪念氛围,又能强化参观者的体验感受,让人快速进入状态,还能对外传播战争信息。故本文以战争纪念馆外部空间作为研究对象。论文首先对战争纪念馆外部空间的研究背景、研究动态、相关概念及研究方法进行梳理。并基于案例分析与实地调研,首先对战争纪念馆外部空间的组成部分探讨,然后深入剖析其设计的影响因素,进而提炼出设计原则。基于此,引出文章三四章核心部分,分别研究战争纪念馆外部空间设计策略和设计手法。第三章以国内外经典实例为基础,提出战争纪念馆外部空间设计策略,并从战争主题表达多样化策略、体验场景建构叙事化策略和纪念氛围渲染多维化策略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释以期为建筑师提供更具针对性的设计思路。而第四章则基于设计策略,从空间序列、空间形态、空间环境三个方面进一步探究战争纪念馆外部空间设计手法,提出了强化参观体验的空间序列组织、映射战争情感的空间形态塑造、烘托意境氛围的空间环境营造的设计手法。战争纪念馆外部空间区别于其它类型外部空间的特征就是具有深刻的精神意义,同时注重参观者的多层次体验,所以笔者在全文论述时,将战争纪念馆外部空间的精神意义及人的体验感受充分体现在论文中。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以建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相关学科,并充分吸收借鉴了历史、军事、符号学、传播学等与战争纪念馆外部空间相关的边缘学科,力求做到文章所述契合事实,循序渐进地论述战争纪念馆外部空间设计。以期本文能够为目前面临的现状困境提供新的解决思路与方向,并有益于将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