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患者由重症发展成危重症甚至发生死亡的潜在危险因素,并探讨糖皮质激素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效果及相关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地区(含天津市海河医院等11家医院)2009年9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甲型H1N1流感重症及危重症患者确诊病例(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三版)诊断标准)共计114例,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组(n=70)与危重症组(n=44),根据患者预后分成生存组(n=99)与死亡组(n=15),分别分析比较患者住院前在性别、年龄、就诊时间、因本次疾病就诊次数、发病前有无基础疾病及本次发病时基础疾病有无加重、是否妊娠,就诊时的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资料,并发症的发生,探讨甲型H1N1流感更可能由重症发展成危重症甚至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并单独比较各组患者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前、治疗第1天、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CK、AST、LDH、TBIL、氧合指数、体温、呼吸频率、收缩压、舒张压、血糖的变化探讨糖皮质激素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效果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回顾性分析天津地区2009年的114例甲型H1N1流感重症及危重症确诊病例结果显示:1.危重症组患者与重症组患者在入院前有无基础疾病加重、好转率、病死率、呼吸频率、心率、咯血、呼吸困难、神经系统症状、意识障碍、紫绀、肺部罗音、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率、AST、LDH、Na、PT、APTT、 X线下病变范围大于肺野1/2、胸水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气胸或纵隔气肿、ARDS、急性肾功能衰竭、肝损害并发症的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死亡组患者与生存组患者在呼吸频率、心率、咯血、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紫绀、中性粒细胞比率、血小板计数、X线下病变范围大于肺野1/2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气胸或纵隔气肿、ARDS、急性肾功能衰竭、肝损害、DIC、继发感染并发症的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重症组、危重症组、死亡组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第7天较治疗前体温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而生存组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危重症的好转率明显低于重症患者,且病死率高于重症病例。2.首诊发现患者出现呼吸频率增快、心率增快、意识障碍、紫绀、肺部出现罗音;化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当患者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比率增高,淋巴细胞比率减低,AST、LDH增高,Na减低,PT、APTT延长,双肺病变范围超过肺野1/2,出现胸水时;发病过程中,基础疾病加重,患者出现体温明显增高>38℃,呼吸频率增快>30次/分、心率增快>121次/分,出现意识障碍及紫绀时;化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当中性粒细胞比率增高,血小板计数下降,双肺病变范围超过肺野1/2;当患者出现气胸或纵隔气肿、ARDS、急性肾功能衰竭、肝损害、继发感染并发症,出现DIC时;上述情况应警惕患者由重症发展成危重症的可能,及由重症发展成危重症甚至发生死亡的风险。但是是否能成为独立危险因素,应有待于进一步的大样本和多中心的随机研究明确。3.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对于改善重症、危重症甚至死亡患者的体温有益,而对生存组患者总体体温改善无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