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以下省称《铜人经》或《铜人》)在针灸学发展过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其问世有力地推动了后世针灸学的发展,向为历代针家乃至医家所重,而针界对其研究尚属不够,与针灸大规模走向世界的形势不相适应,故有深入发掘、考辨、评析、研讨之必要。 本题运用思辨性科学研究方法,从文献探索的角度,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该书作者的姓名、生平及其贡献加以考证。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北宋时期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对《铜人经》的成书背景加以探索,以期深刻了解该书的学术成就。 同时,本题在把握马继兴等学者既有研究成果的前提下,深入考察历代目录学典籍文献及当代新的成就,重新梳理该书的版本系统,进一步考证其主要版本系统之间内容的异同,找出现存最佳或较佳版本,为针界及医界提供学习、研究的较佳蓝本。 《铜人经》无论在针灸腧穴学、治疗学,还是在解剖学、教育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价值,然以其为一针籍,故其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针灸学方面。有鉴于此,本题在黄龙祥等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探讨《铜人经》在腧穴归经、取穴法、腧穴主治、腧穴禁忌、针灸病案等五个方面的学术成就,以掘取其既“承前”——总结前代针灸学成就,又“启后”——影响后世针灸学发展的历史作用根源。 通过以上对《铜人经》的考订、评析与学术探讨,拟使有关问题更加清晰,可望为针界及医界研学和运用该书提供一些较为科学、可靠的参考意见,为针灸和中医文献教学、科研工作,针灸临床医疗及针灸学的广泛传播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