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指背筋膜岛状皮瓣、指固有动脉不同节段背侧皮支为蒂的岛状皮瓣和带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的超比例邻指皮瓣修复手指皮肤及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以手指皮肤缺损的患者为实验对象,根据手指背侧皮肤的血管分布特点及神经支配区域,改进并设计了三类8种指背侧皮瓣,转移修复皮肤缺损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并进行术后随访及测定手部感觉和运动功能。从而为临床上修复手指皮肤缺损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手指皮肤缺损患者243例(包括本人在原工作单位1998年至2005年的部分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共183例205指,临床应用三类8种指背侧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皮瓣类型:1、指背筋膜岛状皮瓣:①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顺行筋膜岛状皮瓣22例22指;②带指背神经的顺行筋膜岛状皮瓣31例31指;③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逆行筋膜岛状皮瓣34例40指;④带指背神经的逆行筋膜岛状皮瓣25例31指。2、3种以指固有动脉不同节段背侧皮支为蒂的岛状皮瓣51例61指。3、带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的超比例邻指皮瓣20例20指。其中将皮瓣内携带的指固有神经背侧支与受区指固有神经断端吻合37例,将皮瓣内携带的指背神经与受区指固有神经断端吻合21例。对照组60例60指,分别采用邻指皮瓣、腹部皮瓣、胸部皮瓣、交臂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分别于术后4周、8周、16周对患者进行随访,检测手功能并进行评定。(仅评定受区)结果:除9例皮瓣部分坏死外,余皮瓣全部存活,经5个月到6年随访,平均7个月,功能及外观良好。4例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逆行筋膜岛状皮瓣和3例带指背神经的逆行筋膜岛状皮瓣术后皮瓣颜色出现紫红色并有水泡形成,术后发生皮瓣部分坏死,2例以指固有动脉不同节段背侧皮支为蒂的岛状皮瓣术后皮瓣远端部分坏死,余均成活,皮瓣部分坏死病例经换药后伤口愈合。存活皮瓣皮瓣颜色红润,弹性良好,皮瓣质地与受区相似,外形满意。指背顺行岛状皮瓣两点辨别觉达8-10mm,平均8.5mm;吻合神经的指背逆行岛状皮瓣和以指固有动脉不同节段背侧皮支为蒂的岛状皮瓣2-3个月感觉恢复,两点辨别觉8-10mm;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逆行筋膜岛状皮瓣和带指背神经的逆行筋膜岛状皮瓣两点辨别觉达9-11mm,平均10.5mm;未吻合神经的以指固有动脉不同节段背侧皮支为蒂的岛状皮瓣两点辨别觉达9-11mm,平均10mm;吻合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超比例邻指皮瓣两点辨别觉达7~9mm,平均8mm。屈伸手指功能按TAM法评价,可达健侧手指的80%~90% ,优134指,良37指,可12指,优良率达94%。结论:1、改良设计的三类8种指背侧皮瓣具有不牺牲指固有神经和动脉、创伤小,皮瓣质地与受区接近,外形美观等优点。2、临床研究证明指动脉背侧支在指背的发出位置恒定,变异少,皮瓣血供可靠。3、带指背神经或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筋膜岛状皮瓣对供指掌侧的感觉无影响,能通过吻接神经重建受区感觉。4、设计以指固有动脉不同节段背侧皮支为蒂的岛状皮瓣的轴线应为斜形,符合指动脉背侧支的走行,增加了筋膜蒂的长度,又避免了指背静脉正常回流对皮瓣静脉回流的负荷,防止了皮瓣出现静脉危象。5、三类8种指背侧皮瓣是修复手指单指或多指各种皮肤缺损较理想的方法。其中多指指端缺损应首选指背逆行筋膜岛状皮瓣,带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的超比例邻指皮瓣最大长宽比例达4.5:1,可修复手指末节脱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