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失眠(insomnia)是指睡眠的始发和维持发生障碍,是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属中医学“不寐”范畴。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生理心理疾患,长期的慢性失眠会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甚至造成严重的意外事故。目前现代医学治疗失眠症多采用镇静催眠药物,但药物治疗近期疗效好,停药后易反复,且有副作用,长期服用容易产生成瘾性和耐受性。近年来,针灸疗法在该病的治疗上显现出了明显的优势。国内各针灸医家曾在多方面论述针灸对该病的治疗,其中包括头针、体针以及针药结合等方法。我的导师陈枫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以针刺申脉、足三里、阴陵泉组穴治疗虚证顽固性失眠,与常规针刺疗法相比取穴更少,操作简单,疗效更为显著,但是此经验尚未公开发表,也无相关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研究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的试验设计方法,对针刺申脉、足三里、阴陵泉组穴治疗虚证顽固性失眠进行临床观察研究,以客观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冀明确此组穴的特点及优势,为该方法的临床应用及推广提供可靠的循证学证据。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6例虚证顽固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A组)33例和对照组(B组)33例。试验组采用经验组穴针刺疗法,取双侧申脉、足三里及阴陵泉;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取印堂、四神聪、安眠、神门、照海、申脉。试验组和对照组均为每日针刺1次,每次留针30min;每周一至周五连续治疗5天,休息2天。两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病例筛选入组后于治疗前1天,治疗后2周、4周,疗程结束后2周、1个月、3个月共6个时间点,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进行疗效观察,观察两组间的疗效变化的差异,以及各组治疗前后自身症状评分的变化,以SPSS17.0统计治疗前后的数据,并记录病人的起效时间、安全性、不良事件的发生等,以确定治疗的安全性。研究结果:1、经Wilcoxon秩和检验,两组间疗效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7.8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73%;2、两组间进行比较,治疗前后PSQI总分均有明显的下降,经过t检验,两组间PSQI总分差值具有极显著差异性(P<0.01),说明试验A组对失眠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B组;3、两组间进行比较,治疗前后PSQI各成分得分均有所下降,经过t检验,两种治疗方法对患者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和睡眠障碍的影响差异不大(三成分均有P>0.05);对睡眠时间(P<0.05)、睡眠效率(P<0.01)和日间功能障碍(P<0.01)的改善,试验A组优于对照B组;4、两组间进行比较,治疗2周后,患者PSQI总分均有下降,两种治疗方法对于睡眠的改善情况没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疗效均等。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PSQI总分的下降程度相比较(P<0.01),具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试验A组总分均数低于对照B组总分均数,说明试验A组明显优于对照B组;5、两组自身比较,经配对Wilcoxon秩和检验,治疗前后试验A组中每个成分的得分的差值均具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P值(6个成分均有P<0.01),说明试验A组能显著改善失眠的症状;对照B组中5个成分的P值均有P<0.01,具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其中E成分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说明对照B组亦能有效改善失眠的症状。6、随访后患者PSQI总分和治疗后总分的差值相比较,经过t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计分均有下降,说明两组患者对失眠的治疗均有一定的远期治疗效果;7、整个治疗过程中,所治疗的66例患者基本生命体征未出现异常变化,无不良事件发生,安全性良好。研究结论:1、针刺申脉、足三里、阴陵泉组穴以及常规针刺治疗均可显著改善虚证顽固性失眠的各项参数;2、针刺申脉、足三里、阴陵泉组穴治疗虚证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组,并有一定的远期治疗效果;3、针刺申脉、足三里、阴陵泉组穴治疗虚证顽固性失眠有良好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