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是唇形科鼠尾草属中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其干燥根中含有丰富的丹参酮类、丹参酸甲酯类等次生代谢产物,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尤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是唇形科鼠尾草属中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其干燥根中含有丰富的丹参酮类、丹参酸甲酯类等次生代谢产物,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尤其是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临床上应用的丹参大都来源于人工种植,人工种植过程高产栽培措施的应用导致了丹参药用成分下降,病毒侵染以及不可控的异花授粉也加重了丹参药用成分含量的下降。为提高丹参的品质,本研究利用了组织培养技术,优化丹参的快速繁殖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添加微量元素以提高其品质,最后检测了丹参组培苗叶绿素、抗氧化酶活性和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研究结果如下:第一,本文建立了一种高效的丹参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在含有1.0 mg·L-1苄基腺嘌呤(6-benzyladenin,6-BA)和 0.1 mg·L-1 萘乙酸(naphthaleneaceticacid,NAA)的MS培养基上不定芽诱导效果最高。在MS培养基中添加0.2 mg.L-1 NAA具有最好的生根效果,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为95%。第二,探究稀土元素对丹参生长和次生代谢的影响。以培养4周的丹参组培苗作为外植体,在含有0.2 mg.L-1NAA的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50、100、200和300 μM)的稀土元素铈(Ce)、镧(La)和镨(Pr)进行生根诱导培养。结果表明:在添加有100 μM Pr的培养基中根的诱导效果明显优于Ce和La,植株的叶绿素含量高于其他处理。第三,本研究对各种处理的丹参根进行了总丹参酮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添加100μMPr处理的丹参根中总丹参酮含量为0.38 μg ⅡA·mg-1.DW,与对照组相比增加了 54.84%。同时,抗氧化酶活性和次生代谢产物经100μMPr诱导后含量也得以提高。综上所述,在MS培养基中添加0.2 mg·L-1NAA和100 μM Pr可以获得更高品质的丹参组培苗,从而为丹参的高品质栽培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近年来,并网风电受风电场发电量过剩和电网荷载能力较差等因素的影响,弃风限电率大幅提升,离网风电及相关系统应用的发展规模不断增大。离网风电系统由于供需不匹配、不同步,
本研究通过制备改性聚乳酸基纳米二氧化钛复合薄膜,并结合超高压技术,用实验和理论方法评价纳米粒子通过扩散方式从食品包装材料向食品模拟液当中的释放,并且系统的评价了超高压处理对于这种新型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溶剂挥发方法制备聚乳酸基纳米二氧化钛复合薄膜,并对复合膜进行超高压处理,比较超高压处理前后复合膜的基本性能变化。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复合膜脆断面的微观结构发现
研究目的: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发病机制复杂,补体替代途径异常激活和炎症在ADPKD发病中的作用正受到重视。本研究旨在
液位测量在工业/工程系统状态监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相应的测量方法已在化工、核反应、污水处理、地质灾害监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声波共振的液位测量方法克
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的古龙油田,是隶属于大庆油田采油九厂的重要勘探开发区块。随着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加大,在古龙南凹陷内寻找各种岩性圈闭油气藏及构造—岩性复合圈闭油气藏,成为当务之急。这就需要对研究区目的层各沉积微相类型、特征及沉积演化规律进行研究,为勘探开发区块剩余油提供技术支撑。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针对古龙南地区古693-敖18井区的葡I油层组,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测井地质学、
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大量研究表明,纳米二氧化钛(nano-TiO2)是一种常见的大量生产的材料,由于其具有小尺寸、强稳定性、大比表面积和紫
协调控制作为城市快速路管控的基本手段,其首要任务是信号协调施加策略:在具体状态下,多大范围内施加管控信号。因为城市快速路的相对封闭性,使拥堵的传播速度非常快,上游受
冠幅是树冠结构的重要特征因子,直接影响树木的生产力和生命力,郁闭度是反映森林冠层结构与密度以及评价森林经营管理采伐强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无人机具有可以云下飞行,易于
西汉高速公路考虑到生态保护等因素,山区沿河路段多采用纵向桥方案代替高填方路堤。由于大量桥墩沿河布设,导致出现了水流行洪不畅、基础严重冲刷、桩身磨蚀等问题,这些对桥基的安全构成巨大威胁。本文以西汉高速公路顺直段纵向桥为依托,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和基于FLUENT软件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山区顺直河段纵向桥与水流斜交时流场的特征,主要针对桥墩组与水流呈约4°夹角时,在试验段中布设跨径分别为0.52m、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作为国家战略和顶层设计正在稳步实施,特别是依据京津冀功能定位实现产业转移的“问题导向”和“精准施策”要求,迫切需要解决该地区因长期传统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