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最早始于美国,2007年4月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金融危机的苗头在美国初现,2008年9月伴随着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危机迅速波及欧洲、亚洲等地区,在各国的金融机构中蔓延,爆发了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从2009年中期开始,经过各国政府和经济体出台的宏观政策与措施,全球已经度过金融危机的恐慌阶段,进入了“后危机时代”,在这一个阶段,局部的危机仍然存在,如当前欧洲各国面临的欧债危机,使得许多欧洲商业银行面临破产的危险。相比欧洲商业银行,我国商业银行在新形势下也面临诸多冲击,宏观经济环境的波动、银行收入的单一和银行理财产品的泛滥使我国商业银行涉足更高风险的业务,一旦负债无法偿还,就会造成信用风险的放大效应,因而新形势下对银行信用风险的管理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2010年巴塞尔协议Ⅲ的出台也为银行业的资本监管、信用风险控制指明了一条道路,根据巴塞尔委员会的统计,在银行所有风险中,信用风险约占全部风险的60%。
本文主要将围绕着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回顾信用风险产生的历史成因、管理方法与模型,探讨巴塞尔Ⅲ对信用风险管理的要求,然后对后危机时代我国的商业银行,包括国有股份制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共11家上市银行自身的信用风险抵御水平进行测度分析,选取2008初至2012第三季度年共19个季度时间节点,通过KMV模型度量我国商业银行自身的信用风险,通过设定银行的违约点(DPT)得出11家银行的违约距离(DD)与违约概率(EDF),以违约距离(DD)作为衡量信用风险的指标,违约距离(DD)越大,则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就越低,银行的信用水平就越高。通过研究发现我国银行业的总体信用水平较高,面临的信用风险也较低,其中国有银行的信用水平最高,其次是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与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较为接近。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2008年至2012年银行业的总体季度信用水平(以违约距离为衡量依据),再利用计量模型,引入货币流动性(M2/GDP)、商业银行资产规模(TA)、资产盈利能力(ROA)和银行非利息收入(NINC)等解释变量建立模型,得到货币流动性(-8.43)和非利息收入(-3.59)对银行信用水平呈负向影响,资产规模(+22.4)和盈利能力(+11.8)对银行信用水平呈正向影响,本文将从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外部和内部因素对实证结果做出解释,最后对降低银行信用风险、提升商业银行信用水平提出一些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