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前浙江省立图书馆馆刊研究(1915-1937)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ap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省立图书馆的馆刊是近代中国出现最早、种类最多、办理时间最长的图书馆学期刊。对浙江省立图书馆馆刊进行系统分析,有助于我们明确馆刊与图书馆学研究及相关实践活动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把握馆刊在当时中国图书馆学期刊中的地位。自1915年《浙江公立图书馆年报》的创办直至抗战前,浙图创办的馆刊种类不断增多、内容日益丰富,特别是在陈训慈执掌馆务时期,浙图的馆刊进入繁荣时期。浙图通过馆刊对图书馆的业务进行积极地报道和指导,把浙图推向一个更好的发展阶段。与此同时,作为一个省立图书馆的馆刊,一方面它担负着对民众进行社会教育、启迪民智的重任,另一方面,肩负推进图书馆学和国学研究的使命。与同时代同类型的刊物相比,浙图的馆刊也有着自身的特点:一、推行通俗与学术并重的办刊方针;二、提倡读书以期实现学术救国的愿望;三、以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为己任。
其他文献
在知识管理中,知识共享是焦点及重心所在,因而开始为众高校所关注。通过对高校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共享机理及模式的分析,对于高校知识共享的基本理论和过程加以研究,从理论入手
根据信息构建理论,在对图书馆用户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信息组织与服务模型,在该模型里,信息组织体系被描述为内容维和时间维的二维结构,以充分描述信息构建的实际,然
在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高速公路的建造质量,对公路基层施工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采用强嵌挤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可以有效提高工程实体结构强度,改善
城市图书馆与多系统图书馆在一定地理区域内的涵义有很多是重叠的,但就目前学术界讨论的问题领域仅局限于同一系统内部,将多系统图书馆的协调发展问题有意识地纳入集群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