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学从“关注教”转向“关注学”。体验式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生长指明了方向。本文以体验式学习理论为指引,先通过文献研究理清了体验式学习理论的发展脉络,再基于笔者所在学校的教学环境和学生实际,构建起高中物理“体验式”教学模式,最后探索相关实践案例并初步检验其有效性。首先,本文在杜威、皮亚杰等人的理论基础之上,阐述了“体验”、“体验式学习”、“体验式教学”的内涵,概括了高中物理“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和原则。本文明确了,高中物理“体验式”教学模式就是“基于体验式学习理念,教师通过设立具体情境、设置有效问题、设计交流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志趣的一种高中物理学科教学程序和策略体系”。其次,提出了高中物理“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流程,其可分为“设定学习目标——导航学习路径——评价学习效果”三个阶段,共九个步骤。着重指明了,要引导学生进入体验式学习,除了关注学习目标,还应关注学习的过程和环境等要素,也就是为学生设计合理的学习路径。其核心步骤“导航学习路径”,首先是“以情境引问题”,情境是“吸引力”,决定学习能否开始;其次是“以问题导探究”,问题是“推进力”,决定学习能否持续;最后是“以交流促体验”,交流是“提升力”,决定学习能否升华情感。最后,本文经过为期一年的教学实践,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尝试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完善了“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各个流程,在各级各类公开课、展示课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纸笔检测和师生访谈证明,高中物理“体验式”教学模式有效打通了体验式学习的理论和实践,为教师开展教学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在培养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志趣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