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ERCP取石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eetl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经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取石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于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诊断为胆总管结石,并经ERCP取石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取石后胆总管结石复发者作为观察组,未复发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经ERCP取石后胆总管结石复发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有286例患者符合入选标准,42例(14.69%)复发。对照组与观察组进行比较,年龄(58.93±15.77岁vs 63.71±12.80岁,P=0.035)、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27.5%vs 45.2%,P=0.020)、胆总管直径(14.30±5.67mm vs 16.55±5.55mm,P=0.018)、胆石直径(10.78±6.83mm vs 14.86±6.33mm,P<0.01)、内镜取石术后切除胆囊(35.0%vs 55.2%,P=0.040)、单次住院行ERCP取石次数≥2次(10.2%vs 23.8%,P=0.01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胆石直径(OR=1.107,95%C.I.1.037-1.182,P=0.002)为经ERCP取石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胆总管直径、胆石直径、内镜取石术后切除胆囊、单次住院行ERCP取石次数≥2次与经ERCP取石后胆总管结石复发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储层岩石矿物成分是酸压改造效果影响因素之一。研究认为,在储层岩石矿物成分中易溶物的含量及分布方式决定了酸蚀裂缝导流能力大小,易溶蚀物的含量越多,岩石溶蚀速率越快。
针对注CO2采油井生产中油管柱存在的腐蚀现象,开展了注CO2采油井不同阶段的油管腐蚀规律研究。对油管柱CO2腐蚀进展进行了概述,基于动力学原理与金属的电化学腐蚀理论,考虑油
矿井通风是煤矿井下生产重要的生命保障,其正常运行关系着煤矿井下工人的生命安全。因此,保证矿井通风的安全对于煤矿的高效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矿井通风的作用阐述其重要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DE-GC-MS)联用分析技术,对红曲低脂香肠的风味物质进行测定,共检测出26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为醛类、酯类、醇类、酮类等。由于脂肪含量较低,因此
组建知识链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知识优势。基于VRIO分析框架,从价值性、稀缺性、难以模仿性和组织四个维度探讨知识链知识优势的来源,分析这四者对知识优势形成的不同作用,可以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致密砂岩气藏储层一般具有较高的原始含水饱和度,测试显示干岩芯的渗透率是原始含水岩芯的10倍以上;除此之外,各种水基工作液均会接触储层进而侵入地层,形成液相滞留,增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