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语中的“连体修饰句”是带有修饰名词的连体修饰节的句子。连体修饰节充当句子成分,与谓语一起构成句子,其构成与被修饰词(名词)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连体修饰句”在功能上相当于汉语的定语句,但是根据情况的不同,构成连体修饰节的成分形式上可以是句子,这一点与汉语的定语句有很大不同。因此,当日语的“连体修饰句”翻译成汉语的时候,不能简单直译,必须按照汉语的语法规范和表达习惯来进行调整。在汉语中句子是不能构成定语的,至多为短语,而日语可由复杂的连体修饰句作定语。这是中日两种语言极为明显的差别,如果忽视其差别,将日语原文直译过来的话,即使译文复合汉语的语法规范,也将违背汉语的表达习惯,导致语句不通顺、生硬。日语的“连体修饰节”是修饰名词(体言)的节。这一概念由奥津敬一郎最先提出。之后,寺村秀夫从修饰语与被修饰语的内含与非内含关系将“连体修饰”(包括连体修饰句)分为“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两类。内部关系又叫附加的修饰,外部关系又叫补充内容的修饰。补充内容的修饰又包括一般内容的补充和相对内容的补充。益冈隆志根据“连体修饰”的接续形式,又将其分为基本型和特殊型两类。本论文在奥津、寺村、益冈的研究基础上,以及他们规定的专业术语,来进行讨论。首先要明确日语的“连体修饰节”和连体修饰的功能(限定名词和表示名词含义)。其次比较分析日语内、外关系的“连体修饰句”和汉语的定语句。根据補语的类型与连体修饰节中的被修饰名词,来分别考察节内谓语与被修饰名词的关系与非限定用法。详细的说,庭三郎根据奥津、寺村、益冈的研究,把内关系分为12类,外关系分为5类,在讨论“连体修饰句”的翻译时,根据其分类来进行逐一分析。特别是在内关系中在特殊的名词和“补语”残留的情况下,日语中往往使用带有「こと」和「の」的形式名词,而汉语中没有与形式名词相对应的词,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要翻译成带“的”字的“的”字结构。总体来说,在翻译修饰语简单的“连体修饰句”的时候,直译时可根据汉语的惯用进行相应调整,而翻译修饰语复杂的“连体修饰句”时,首先进行直译,看是否符合汉语的语法。若符合,则根据修饰语简单的“连体修饰句”的翻译方法,并按照汉语的表达惯用进行调整。若不符合,则将翻译后的汉语标出语法成分,对应正确的汉语语序进行排列。汉语的正常语序是“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目的语”,据此使翻译后的语法符合汉语的语法规范,最后再按照汉语的语言习惯进行恰当的调整,使其再现出原文信息的同时又符合惯用表达。只有这样做,才能将原句里的信息实现最大限度地转换为译文,这是本论文进行翻译研究和实践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