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塑料(Microplastic)通常是指粒径小于5 mm的塑料微粒,其广泛存在于海洋环境中。由于粒径较小,微塑料易被海洋生物所摄食,并能够通过食物链进行传递。目前,微塑料的污染现状及其生态风险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本研究以黄渤海表层沉积物和污染指示生物牡蛎为研究对象,通过密度分离、组织消解、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鉴定等方法,探明了黄渤海表层沉积物中的微塑料丰度、类型、粒径及其空间分布规律,查明了环渤海潮间带野生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黄渤海及南方海域养殖牡蛎体内的微塑料富集状况,研究结果可为海洋环境中微塑料的生态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数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黄渤海表层沉积物的微塑料污染特征本研究所采集的黄渤海海域72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中,均存在微塑料污染现象;其中,渤海、北黄海和南黄海海域平均每千克沉积物(干重)分别含有171.80、123.60和72.00个微塑料;三个海区的微塑料丰度依次为:渤海>北黄海>南黄海。按照采样断面进行统计,发现BB(渤海湾)、CBS1(渤海中央盆地1)和CBS2(渤海中央盆地2)海域的沉积物微塑料丰度明显高于其他海域,这可能与上述海域靠近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程度较为发达的京津冀地区附近有关。同时,LZ(莱州湾)断面表层沉积物的微塑料丰度也较高,可能主要受到黄河、小清河等河流输入的微塑料或塑料污染。此外,PL(蓬莱)和RC(荣成)断面沉积物的微塑料丰度亦较高;其中,PL断面靠近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活动和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放可能为其潜在污染源;RC站位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区,该区域的塑料污染可能来源于高强度的海水养殖活动。分析发现,微塑料形状包括颗粒、薄膜、碎片和纤维四类,其中纤维类占比93.88%;微塑料颜色以白色为主,所占比例为47.19%;微塑料平均尺寸为854.88±698.60μm,其中粒径小于1000μm的微塑料占比71.06%。利用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代表性微塑料进行了鉴定分析,发现微塑料化学成分以人造纤维和聚乙烯为主,所占比例分别为61.24%和16.29%。与世界其他海域研究结果比较可知,黄渤海表层沉积物的微塑料污染总体处于中等水平。2)环渤海潮间带长牡蛎的微塑料富集特征检测了环渤海潮间带9个站位长牡蛎样品的微塑料富集状况,发现各站位长牡蛎样品均存在微塑料污染现象。其中,长牡蛎样品的微塑料摄入比例为86.38%,微塑料平均丰度为2.03个/个体或0.89±0.94个/g组织(湿重);摄入微塑料的形状包括纤维、碎片、薄膜和颗粒四类,其中纤维类占比达到60.67%;微塑料平均粒径为814.65±707.82μm,其中粒径小于1000μm的微塑料占比67.01%。经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鉴定,长牡蛎体内的微塑料化学成分以人造纤维和聚乙烯为主,所占比例分别为50.00%和18.57%。结果表明,环渤海潮间带长牡蛎体内普遍存在微塑料富集现象,并且富集量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与国内外相关研究比较,环渤海潮间长牡蛎体内的微塑料污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3)黄渤海及南方海域养殖牡蛎的微塑料富集特征调查了黄渤海及南方海域17个站位养殖牡蛎体内的微塑料富集状况,发现我国养殖牡蛎中普遍存在微塑料富集现象;其中,74.42%的牡蛎样品中检测发现了微塑料的存在。黄渤海及南方海域养殖牡蛎中微塑料的丰度范围为1.05-9.08个/个体或0.11-2.35个/g组织,平均丰度为2.93个/个体或0.62个/g组织(湿重)。按照区域划分,珠三角地区的牡蛎微塑料污染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这可能与该区域环境介质中微塑料的高污染水平有关。养殖牡蛎体内分离的微塑料形状包括纤维、碎片、薄膜和颗粒四类,其中纤维类占比60.67%;粒径范围为20.34-4807.22μm,平均粒径为902.82±782.99μm,其中尺寸小于500μm的微塑料数量占总数38.57%。经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鉴定,人造纤维为主要成分,占比38.58%,其次为聚乙烯(22.05%)。结果表明,黄渤海及南方海域养殖牡蛎体内普遍存在微塑料富集现象;与国内外其他研究相比较,我国养殖牡蛎微塑料污染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总体上,本文对黄渤海表层沉积物中的微塑料污染负荷、环渤海潮间带长牡蛎、黄渤海及南方海域养殖牡蛎体内的微塑料富集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揭示了研究区域内沉积物中和生物体内的微塑料污染水平和空间分布特征;完善了国内重要经济物种对微塑料富集规律的研究。本研究对于阐明我国近海环境中微塑料的分布规律和污染水平及生物体内的微塑料富集特征具有重要意义,为海洋微塑料生态风险评价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