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油玉米品质形成及调控技术研究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dingwenqi651182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于2004-2005年采取大田试验和池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以高油玉米品种HE-2为试验材料,以大面积推广高产普通玉米品种浚单20为对照,系统研究了高油玉米产量和品质形成的机理及高产优质的调控技术,并探讨了其生理生化基础。试验结果如下: 1 高油玉米光合及生理效应与普通玉米存在明显的差异。高油玉米在生育后期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及光合速率低于普通玉米,但高油玉米各生育时期单株叶面积高于普通玉米,尤其在生育后期,叶片衰老相对较慢,保持了较高的LAI,后期光合时间较长,有利于
其他文献
土壤种子库在植被的发生、演替、更新和恢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干旱荒漠区土壤种子库特别是埋藏在土壤中的休眠种子,有助于对植被更新和植被演替动态的了解,对植被重建
本试验于2004~2005年在山东农业大学科技示范园进行,选用生长发育特性和品质性状有一定差异的2个棉花品种:鲁棉研18号(L18)和中棉所41号(ZH41),在田间试验条件下,设定3个施钾
水稻产量作为主要的育种目标性状,直接受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和单株有效分蘖数等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为了更好地阐明这些性状的遗传基础并且为精细定位甚至分离克隆这些基因和培育优良的水稻品种奠定基础,本研究采用回交程序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主要利用SSR标记),将粳稻品种日本晴(Nipponbare)的染色体片段导入到籼稻品种珍汕97(Zhenshan97B)的遗传背景中,每一导入系只含有一个外源的导入片
“荷兰植物基因组学研究中心(CBSG)”由荷兰几家大学、研究所及十几家育种公司组成,主要研究作物为番茄和马铃薯,主要研究方向为这两种作物的消费品质、环境品质以及与种植和加
针对黄河流域旱作农田地表裸露、水土流失严重、水分利用效率低等问题,于2004-2007年在内蒙古清水河县典型旱作农田以传统耕翻为对照,运用连续动态监测与室内指标测定的方法,研究了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作物生长和土壤侵蚀的影响,分析了保护性耕作的经济效益。结果如下:1、保护性耕作能够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增加微生物数量,减少水土流失量,增强蓄水能力,有秸秆覆盖的效果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