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华懋业银行是一家中美合资银行,从成立到倒闭,仅仅存在了短短的十年时间,但她在社会上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成立之时,官僚、军阀、留学精英和美国财团的代表一拍即合,为银行的成立赢得了足够多的名声和资本,为其大肆扩张业务范畴和银行组织提供了重要的助力;十年之后,因北洋政府长期拖欠款项所累以及美国政府和投资者对银行态度的转变,令中华懋业银行陷入困境之中;同业的排挤、众多政治势力的争斗又给了她致命一击,最终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懋业银行是一家中美合资银行,从成立到倒闭,仅仅存在了短短的十年时间,但她在社会上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成立之时,官僚、军阀、留学精英和美国财团的代表一拍即合,为银行的成立赢得了足够多的名声和资本,为其大肆扩张业务范畴和银行组织提供了重要的助力;十年之后,因北洋政府长期拖欠款项所累以及美国政府和投资者对银行态度的转变,令中华懋业银行陷入困境之中;同业的排挤、众多政治势力的争斗又给了她致命一击,最终于1929年惨淡收场。中华懋业银行的社会资本是最为人所称道的。开业之初,中华懋业银行的广告上列出的股东名单具有十足的分量:北洋政府的官僚军阀、各界社会名流、曾留学英美的知识精英和美国资本财团的代表人物,都显示出其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这些社会关系带来的不只是荣光,还有不断的麻烦。一方面,与军阀、官僚牵扯过深,银行事务时常受到干涉、大笔的政治借款需要提供,军阀和政客的代理公然在银行攫取巨额利益;另一方面,中美双方的博弈亦以银行为平台而展开,美方对中国投资人的不信任促使其以业务委员会和财务委员会的形式凌驾于中国经理之上,因文化差异、行为方式的不同所造成的加上两国行员之间的隔阂,加剧了银行内部的信任危机。以沈成栻、徐恩元等人为代表的银行经理人,试图通过促进银行的商业或部分商业化以及建立和完善银行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方式,使银行能够实现在较短时间内摆脱内外矛盾所造成的困境,尤其是沈成栻在1923-1925年间的改革,促使银行在增强业务能力、提升办事效率、培养银行职员的专业技能以及讨回部分政府欠款方面,表现出显著的提升,1924-1926年中华懋业银行业绩的明显提升也证明了经理人的努力是卓有成效的。然而,中华懋业银行自始至终都无法摆脱对中国政府政治资本的依赖,银行的中方高层对官府势力的信赖以及对中国近代银行同业的排斥和疏远根深蒂固,银行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建立最终渐行渐远。总之,自始至终的混杂性和依附性是中华懋业银行难以生存的主要根源。不论何种类型的银行,在完备的法律体系之下,恰当处理企业与政府间的关系、构建合理的监管体系,都是至关重要的。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阐述理查德·迪本科恩(Richard Diebenkorn,1922-1993年)在绘画中表现的几何造型及其背后所蕴含的艺术理念对笔者创作的影响。迪本科恩是一位美国战后艺术家,他的绘画风格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47—1955年伯克利时期抽象绘画;第二阶段1955—1967年海湾区具象绘画;第三阶段1967—1988年海洋公园抽象艺术,其艺术语言不断在抽象与具象之间徘徊。他的绘画语言从抽
城市作为人类聚居的一种形式,它的变迁见证着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其本身也成为了承载人类文明的容器。因此通过观察一个城市的面貌、街巷间的风景,是了解一个地区的文化最直观的方式之一。无论是国家发展带来的变化,还是现代科技对生活的影响,都使我们所身处的城市悄无声息地经历着巨大的改变。社会的变革、思想形态和个人生活经历会不断地影响我们的观察和思考方式。笔者使用绘画的艺术语言,一方面记录正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城
批判董仲舒的神学化儒学,是王充、王符思想的重要内容。对此很多学者已有充分的阐述。但是,对于这种批判是走向王弼的玄学化儒学的思想环节,汤用彤、冯契、余敦康等学者虽然有所揭示,然而还有待深入。本文试图从儒学观、天道观、性命观和名教观四个方面对这一问题作进一步展开。在儒学观方面,王充、王符一是激活诸子百家,取消了儒家“独尊”地位;二是提出“问孔”“刺孟”,反对迷信儒家文献和神化孔子,从而解构了儒学独尊。
人物画是古今中外绘画中的一大门类,是美术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人物是艺术创作中会涉及到的重要题材。而人物画中对象的表情,则为艺术品注入了艺术家精神情感的灵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高贵和尊严、自卑和好强、精明和机敏、傲慢和粗俗都能从静止和运动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中反映出来。”文章以“表情”作为主要线索,探讨表情在创作中的意义。忻东旺与陈流两位画家都非常擅长描绘人物自然状态下的表情,这种表情没有
关于挪用的讨论在当代艺术界被经常提及,围绕挪用进行的艺术创作岑出不穷。本论文试图对挪用有关理论进行梳理并结合艺术史案例进行分析,得出挪用艺术得以成立的要素。最后笔者通过水彩画创作,来进行对挪用这种艺术手段的实践。本文主要选择了詹姆斯·O·扬的跨文化挪用理论、亚瑟·丹托《艺术的终结》中对于后现代艺术特征的讨论、道格拉斯·克莱普对于挪用的阐述以及从艺术哲学和艺术人类学等其他领域对于挪用理论的补充进行提
莫兰迪在二十世纪的欧洲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其绘画总能给人一种沉稳静谧之感,对其作品的研究可以让笔者感受到他的内心的宁静,能让笔者在这纷杂的生活中找寻一份心神安宁,并且对笔者本人的创作有一定影响。本文将从莫兰迪的风景画作品和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出发,对其风景画作品中的绘画语言等进行分析。本论文一共三个章节,对莫兰迪的风景绘画进行阐述。本篇论文第一章是从莫兰迪的生平和其所处时代入手,简述
在如今的绘画领域中,大多数创作者在绘画过程中都会把图像当作主要素材,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但因其太过于忠实地反应原本图像,从而画面缺少艺术性与绘画性。如何看待在丝网版画创作过程中图像与绘画的关系,面对创作图式化的情况,图像在丝网版画中的转换方式是重要的,能否掌握图像的诸多种可能性,创造出超越图像本身的作品,这成为了我在读研期间创作中所面临的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瑞兽题材雕塑由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吉祥的寓意,在中国传统雕塑艺术中一直以来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瑞兽文化的发展在明清时期达到顶峰,尤其在紫禁城古建筑群中,瑞兽题材雕塑随处可见,如太和殿前铜狮、慈宁宫前铜麒麟以及宫中种种瑞兽雕塑等,其制作技艺和美学价值也达到了巅峰。本文主要通过历史文化内涵、造型和美学价值几个方面来分析与研究明清时期瑞兽题材雕塑,归纳、研究、借鉴其中的精妙之处从而运用到自身的雕塑
电子送达默示同意规则源于互联网法院提高电子送达适用率的实践需要,它突出强调诉讼效率价值,隐含有效性替代的实现方式。电子送达默示同意规则扩大适用可能造成当事人在不知道涉诉的情况下即被缺席审判的危险。为保障当事人程序权益,电子送达默示同意规则的适用应当受到必要的限制。作为的默示才是认定默示同意的一般标准。不反对即同意只能作为默示同意规则的例外。在默示同意中,法院应当在电子送达通知中充分告知受送达人其享
写话是作文的基础,是高年级写作的铺垫,亦是低年级教学的难点,更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条件。搭建支架,循序渐进提高学生写话能力,既能达成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写话有兴趣”的首要目标,又能培养学生乐于表达、分析画面、描述生活的好习惯,形成“观察—思考—再观察”的良性写作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