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泛在性、便利性和即时性的特点弥补了传统互联网环境下金融业服务的灵活性不足,使得移动金融尤其是移动支付被大众广泛接受。移动金融的终端访问群体普遍化和时间利用碎片化特征是促进金融领域移动支付业务快速发展的核心要素。与此同时,移动社交应用以其庞大的用户群、超高的使用频率、强大的用户粘度和忠诚度已渗入到用户生活的多个方面。将移动支付与移动社交结合是互联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针对移动社交支付用户采纳因素、使用意向及使用行为进行实证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APP(Application)是移动终端上的第三方应用程序。本文以消费者采纳移动社交支付APP行为的影响因素为研究目的,采用文献研究法,以技术接受模型作为主要构架,结合移动金融支付业务的特点,融合了计划行为理论、理性行为理论以及创新扩散模型,加入感知风险、感知娱乐性、社会影响、消费者创新性等变量,提出了本文的移动社交用户APP接受行为模型,从不同纬度提出影响移动社交用户APP接受行为的12个假设。之后在原有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移动APP用户的特征设计了调查问卷的变量测量量表。采用问卷调查法,在网上共计发放了347份调查问卷。对收集的样本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然后分别对问卷信度、问卷效度进行了检验,检验的结果表明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并使用Lisrel软件对模型进行结构方程检验和路径分析,证明模型同时具有较高的拟合度。根据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结果对本文提出的12个假设进行检验,通过了其中9个假设,作出了模型中因子间的关系路径图,通过直接和间接影响权重求和,计算各因素对采纳意愿的影响效应。最后本文提出移动社交支付发展策略。针对数据分析的结果以及假设的检验情况,结合移动社交业务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提出建议和意见。本文研究结果如下:(1)行为意向对使用行为影响显著;(2)消费者创新性对感知有用性、行为意向影响显著;(3)感知有用性对行为意向、使用行为影响显著;(4)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感知娱乐性影响显著;(5)感知娱乐性对行为意向影响显著;(6)感知风险对行为意向的影响均不显著;(7)社会影响对感知有用性、行为意向影响显著。本文的创新点在于:(1)本文研究对象为移动社交支付APP用户接受行为的影响因子,研究对象新颖、精准,研究内容符合行业发展热点和焦点。(2)本文对移动社交支付的研究焦点不仅仅停留在产品属性上,充分考虑了研究对象的特质对采纳行为的影响。(3)本文重点验证和分析了社会影响对用户采纳行为所产生的作用,更符合现实情形。论文最后,针对本文研究存在的不足进行总结,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