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杏果实具有浓郁的香气、风味极佳且营养物质含量丰富,作为鲜食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然而杏果采后极易软化和腐烂变质,货架期时间较短,大大降低了杏果的商业价值。本文以新疆主栽杏品种—赛买提杏为试验材料,探索不同采收成熟度对杏果品质劣变的影响,以期为延长杏果贮藏期、保证杏果贮藏品质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转黄率将果实分为成熟度Ⅰ(着色面积<50%)、成熟度Ⅱ(着色面积50%~80%)和成熟度Ⅲ(着色面积>80%)三种不同成熟度。在4oC、RH90%~95%条件下贮藏,每隔7d定期取样,测定杏果实硬度、SSC、TA、Vc、叶绿素及货架期商品率等指标变化,研究采收成熟度对杏果实贮藏期间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成熟度Ⅱ杏果在贮藏35d仍保持较高的Vc含量和果实硬度,且在货架贮藏期间,果实商品率最高达72.44%。因此,选择成熟度Ⅱ杏果进行适时采收,能使杏果保持较好的贮藏品质,有效保证杏果的商品价值。2.每隔7d定期取样测定三种成熟度杏果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ACC含量、ACS和ACO活性等的变化,结果表明:采收成熟度显著影响杏果采后乙烯生物代谢的各项指标变化;成熟度Ⅱ杏果能够通过采后呼吸代谢、乙烯生物代谢有效完成后熟,适宜作为杏果采收的最佳成熟度。3.每隔7d定期取样测定三种成熟度杏果细胞膜渗透率、MDA含量以及杏果细胞壁物质代谢相关物质和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选择成熟度Ⅱ作为杏果采收的最佳成熟度,能使杏果在采后贮藏期间保持较低的细胞膜渗透率、MDA累积量和纤维素含量,并且保持有一定的木质素含量和原果胶含量,使杏果在长期贮藏后仍能保持较完好的果实形态。4.采用固相微萃取法结合GC-MS联用仪检测三种成熟度杏果采摘时(贮藏0d)、贮藏中期(18d)、贮藏后期(35d)挥发性物质成分及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成熟度杏果在不同贮藏时期,挥发物成分和主要呈味物质均存在较大差异;成熟度Ⅱ杏果在贮藏结束时(35d)仍保持较丰富的挥发物成分及含量,使杏果保持较好的风味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