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PP模型的降雨径流调控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ti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干旱缺水与水土流失并存是制约黄土高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子,而坡面降雨径流又是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动力,通过科学调控坡面降雨径流、截断或减弱侵蚀动力,高效利用水土资源是实现控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和缓解干旱缺水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调控降雨径流高效利用水土资源的理念,通过对WEPP模型验证及计算修正,结合实体降雨径流比尺模型,对黄土高原坡面和小流域降雨径流调控进行模拟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土壤参数敏感性分析。杨凌降雨径流调控试验观测站资料分析表明,在WEPP模型中,土壤反照率、初始饱和导水率、土壤临界剪切力、细沟土壤可蚀性、细沟间土壤可蚀性的变化对径流量不敏感,有效水力传导系数对径流量敏感,且为负相关。土壤反照率、初始饱和导水率、细沟间土壤可蚀性的变化对产沙量不敏感,而土壤临界剪切力、细沟土壤可蚀性和有效水力传导系数对产沙量相当敏感;同时产沙量与细沟土壤可蚀性正相关,与土壤临界剪切力和有效水力传导系数负相关。根据杨凌区的实际情况和径流量、土壤侵蚀量观测资料,最终将对裸地的有效水力传导系数、土壤临界剪切力和细沟土壤可蚀性分别率定为33.8mm/h,4.9Pa和0.028s/m;对布置各种调控措施地面的有效水力传导系数、土壤临界剪切力和细沟土壤可蚀性分别率定为11.2mm/h,0.49Pa和1.833s/m。(2)数据库的建立。根据WEPP模型的基本原理,基于杨凌岭后降雨径流调控试验站2003-2004年的降雨资料和小区的布设情况,以及有效水力传导系数、土壤临界剪切力和细沟土壤可蚀性三个重要土壤参数的率定结果,分别建立了WEPP模型运行所必须的杨凌地区气候、土壤、坡度和作物管理四个数据库。模型参数的获取方式包括试验观测资料及其公式计算等。有些参数还必须利用原有WEPP模型自带的默认值。(3)WEPP模型在降雨径流调控中的应用。利用WEPP模型坡面版分别对10°和20°24个国际标准小区观测较全面的裸地和布置调控措施的产流、产沙进行了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WEPP模型对裸地的预测要优于对布置调控措施地的预测;对产流的预测优于对产沙的预测;对小坡度预测优于对大坡度预测,对调控措施简单的预测要好于对措施复杂的预测。在实际计算中,通过对WEEP模型修正,是能够反映实际降雨径流调控情况的。文中初步给出不同坡度不同调控措施条件下WEEP模型的计算修正关系式,可以作为黄土高原南部不同坡面降雨径流调控措施优化的参考。(4)不同调控措施产流产沙对坡度、雨强及降雨量的响应。分析不同坡度、不同雨强和不同降雨量对不同措施的水沙影响,结果表明,同一调控措施的径流泥沙量随坡度、雨强、降雨量增大而增大,但调控特点不同。给出了不同调控措施、不同坡度、不同雨量及不同雨强关系图,便于降雨径流调控规划设计查询。(5) WEPP模型对小流域的模拟计算。利用WEPP模型流域版对延安燕儿沟小流域的侵蚀产沙进行简单模拟计算,其结果表明:由于坡面、沟道及断面概化粗糙,产沙计算与实际差别较大,但对其进行修正是可以达到预期的。建议今后采取分段概化计算对其应用进行深入研究。
其他文献
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是以梯田湿地和高山湿地生态为载体,在湿地保护的基础上适度利用,属环境恢复、重建和不断改善的生态项目。项目建设有利于增加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
啤酒灌装生产线客观上需要进行封盖后的灌装量检测以保证啤酒更高的质量和企业更好的竞争力。目前国内啤酒生产企业由人工完成这种检测和不合格品剔除,检测的速度和精度难以
随着我国马铃薯淀粉加工业的崛起和快速发展,选育适合淀粉加工专用型马铃薯品种和资源材料,已成为我国当前马铃薯育种工作中的主要任务。因此,进行马铃薯品种及资源材料专用
目前,马铃薯制粉工业方便的护色方法仍是运用亚硫酸盐漂白工艺,亚硫酸盐是集防腐、漂白、抗氧化三者于一身的物质。虽然能使产品色泽理想,但硫残留量往往超过卫生标准,其毒性
先天性心脏病 (先心病 )是儿童时期病死率较高的疾病之一 ,大部分患儿需要手术治疗 ,而患儿自身的营养状况与是否能耐受手术及预后有关。本文通过对先心病患儿营养状况的分析
能源、环境和气候与发展密切相关,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命运与前途,也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国能源环境气候外交大视野》一书在分别论述各自问题的基础上,对三者之
黄曲霉毒素B1(AFB1)是由真菌的部分产毒菌株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各类食品中,因其毒性极高,具有“三致”作用,对人和动物造成潜在巨大危害,国际标准、国家标准都对
<正>《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成熟的长篇小说,问世以来对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和民族性格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沈伯俊先生毕身沉潜《三国》,不仅对《三国》版本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