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面积烧伤、创伤和皮肤溃疡等皮肤缺损会导致皮肤功能障碍,严重时危及患者生命.鲜猪皮、辐照猪皮等生物敷料只起到暂时保护创面的作用,最终要被排斥掉,治疗效果很不理想.移植自体皮或同种异体皮的疗效好,但供体非常有限.随着组织工程的发展,皮肤组织工程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来制备可供移植的人工皮肤,其原理是将细胞"种植"于一种良好组织相容性、可被人体逐步降解吸收的多孔支架材料上,随着材料的降解和细胞的繁殖,最后在创面形成新的皮肤,实现对病损皮肤结构和功能的重建.其核心是建立由细胞和支架材料构成的三维空间复合体,这种三维空间结构支架材料为细胞提供获取营养、气体交换、排泄废物和生长代谢的场所,是形成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皮肤的物质基础,所以是皮肤组织工程研究的热点.该论文以组织工程原理为指导,综合化学化工、生物医学工程、皮革化学与工艺和材料学等知识,研制新型胶原基人工皮肤支架材料.在最新研究成果无细胞真皮基质的制备和临床应用基础上,针对目前生物类支架材料存在的缺陷,将猪皮通过生物、化学和物理处理,除去毛、表皮及纤维间质,弱化胶原的抗原性,复合壳多糖、透明质酸等活性生物材料,并用戊二醛交联固定,得到维持胶原纤维原有的三维网络结构的新型人工皮肤支架材料.该文针对人工皮肤支架材料的性能要求和猪皮的组织结构特点,首先对新型胶原基人工皮肤支架材料的主要工艺路线进行论证,然后,重点研究了酶处理对新型胶原基人工皮肤支架材料的体外降解时间和透水汽性的影响,复合对其体外降解性与透水汽性的影响,戊二醛交联和钴<60>辐照对其降解性的影响,检测其物理性能,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酶的用量和处理时间增加可提高其透水汽性和体外降解速率;复合壳多糖等生物材料可适当延长支架材料的降解速率;戊二醛交联可明显提高支架材料的体外降解时间,通过改变戊二醛的用量可控制其降解时间在较宽的范围,并起到良好的固定纤维的作用,增加其孔隙率;钴<60>辐照对其降解性的影响比较小,主要起到消毒灭菌的作用;物理性能检测和电镜观察表明新型胶原基人工皮肤支架材料具有适当的透水汽性、孔隙率和良好的抗张强度.该新型支架材料可望用于制备生物敷料和人工皮肤,也可作为化妆品等细胞毒害性试验的活性载体和实验用细胞培养的三维网络结构支架,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和开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