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连接新型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16次 | 上传用户:henry_lin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虑到填充墙和主体框架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可视具体情况采用两种设计计算方法:第一种方法视填充墙为结构构件,设计计算时计入填充墙对结构刚度和承载力的影响,此时填充墙应与周边框架可靠连接,形成组合墙;第二种方法视填充墙为非结构构件,设计计算时只计入填充墙重量,简化考虑或不考虑其对结构刚度及承载力的影响,此时填充墙应与框架梁柱之间预留足够的间隙,隔离两者的相互作用,即采用墙—框柔性连接施工方案。本文针对新型填充墙体材料“粉煤灰自保温空心砌块”,系统开展墙—框柔性连接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具体研究工作及创新点如下:(1)进行了粉煤灰空心砌块砌体抗压及抗剪强度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得到空心砌块砌体抗压及抗剪强度计算公式、泊松比、弹性模量和剪切模量等力学指标,提出了砌体受压应力-应变关系及剪应力-剪应变关系,以及剪压复合作用下空心砌块砌体抗剪强度计算公式。(2)进行了空心砌块墙体低周往复荷载试验,结果表明,当墙体设置芯柱后,其水平承载力、刚度、延性和耗能能力都有明显改善。(3)通过7榀1:2钢筋混凝土空心砌块填充墙框架结构低周往复荷载试验,系统研究了墙—框柔性连接和刚性连接、填充墙两端设置芯柱和不设置芯柱、全墙填充和半墙填充框架结构的破坏机理和抗震性能,进行了结构滞回特性、承载力、位移延性、刚度退化、强度衰减、耗能能力及变形性能指标分析。结果表明:柔性连接方案对结构承载力的提高低于刚性连接方案,但其他性能指标均优于刚性连接方案,说明柔性连接方案减小了墙—框相互作用,有效改善了填充墙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同时,柔性连接方案减小或消除了填充墙对框架柱的附加剪力影响,改善了框架柱的受力性能,减轻了填充墙破损程度。另外,填充墙端芯柱的设置有效提高了结构承载力、刚度和整体稳定性。(4)采用均质化建模方式进行了空心砌块墙体单调水平加载下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粉煤灰空心砌块砌体泊松比取值、抗压强度、弹性模量计算公式,以及受压本构关系的可靠性。(5)分别采用两种建模思路进行了空心砌块砌体填充墙框架的数值模拟分析:一种方法是用均质化模型模拟填充墙,进行水平往复荷载作用下的静力弹塑性分析;另一种方法是用等效弹簧单元模拟填充墙,进行单调水平荷载作用下的静力弹塑性分析。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其他文献
溶胶-凝胶技术开辟了织物功能整理的新领域。介绍了目前应用较多的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锌和氧化钛溶胶,经溶胶整理后织物可以获得抗紫外、抗静电、抗菌等一种或几种功能。
为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积极发挥高校学生干部的作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分析高校学生干部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角色现状及存在问题,从体育育人环
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存在着能源消耗高、能源效率低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等问题,是我国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之一。提高建筑业能源效率、减少建筑业二氧化碳排放,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状态,为人们提供了诸多便捷服务。而计算机作为这个时代的标志性代名词,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全面普及应用。国内各高等院校也相继开设了计
预应力锚杆复合土钉支护体系自20世纪80年代产生以来,以其工程造价低、控制变形好、便于信息化施工等优点在基坑工程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土钉以土体位移为受力的先决条
交通运输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骨骼系统和先行领域,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需要加快建立并不断完善区域交通互联互通和协同发展的联动保畅机制。鉴于此,以区域交通一体化的理论
铝酸盐水泥具有耐火度高、强度发展快、耐磨性好、耐酸及碱-集料反应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耐火材料和建材等领域。其水化行为取决于矿物组成和施工条件,同时严重影响其所结合浇
针对双压轮仿形全自动旋压机床加工存在的问题,采用PLC控制技术开发了双压轮仿形全自动旋压机床PLC自动控制系统。应用效果表明,试运行双压轮仿形全自动旋压机床PLC自动控制
<中共党史人物传>构建了第一部传记体中国共产党史,该丛书在占有详实资料的基础上,科学准确地反映真实历史.在继承和发扬我国纪传体史书的优良传统的同时有所开拓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