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角下科学技术两重性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94953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向着工业化、城市化和高福利化的方向发展,人们也目睹并亲身感受着或享受着科技进步带来的成果。但与此同时,高速发展的科技给我们的生存环境带来了难以承受之重:环境污染、地球变暖、两极冰川的大规模融化等生态危机已危及到人类生存与持续发展的根基,其负面效应随着社会发展日益显现和迫在眉睫。生态危机的凸显激发人们对科学技术本身发展的方式、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作用方式进行哲学的反思:科学技术是否具有两重性,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自然界应当怎样依存和作用才能够实现和谐发展。即生态文明视角下科学技术两重性的研究,这不仅触及科学技术的相关理论,还对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有着积极的影响。   本文紧紧围绕科学技术的两重性,在深入探析科学两重性和技术两重性基础上,探讨科学技术与生态文明的辩证关系,着力探寻实现两者双赢的可行性途径。   本文首先探寻了科学技术与生态文明的发展历程。伴随着人类社会有目的的实践活动,科学技术也随之产生,在三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科学技术飞跃发展;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从原始文明到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文明进步的同时,生态环境却在不断的恶化,生态文明应运而生。   接着对科学与技术是否具有两重性作了全面的解答。由于科学与科学家、政府、企业等主观因素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科学是具有两重性的;技术的两重性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从技术理性入手,着力探析了技术的两重性。   最后将科学技术与生态文明相结合,探析两者的辩证关系,生态文明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应有之义,而科学技术也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观念的转变、制度的完善、科技以及实践的发展都是实现科技与生态文明双赢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我们居住的地球有45亿年历史,除了地表多姿多彩的山水,地壳运动、火山喷发、水流侵蚀等,也创造出迷宫般绵延不绝的洞穴和隧道,构成另外一个神秘的地下世界。    人类对地球内部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从未停止过,一个又一个迷人的洞穴在世界各地被发现,其中不少成为探险者和摄影师们的乐园。  澳大利亚:珍罗兰山洞  Jenolan Caves    珍罗兰洞穴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蓝山山脉地区,距离悉尼约17
电子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也推动了汽车行业的不断进步。在汽车制造业领域,电控发动机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也使得对其的研究日益深入。由此,也带动了电控发动机检测和维修技术的
自20世纪以来,高校内部权力架构和权力体系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持续的研究热潮。众多的研究表明,高校行政权力是高校组织赖以生存的基础,其研究的价值丝毫不逊于高校中
在当今社会中,“国际视野”一词使用较为广泛,但对于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培育大学生国际视野这个问题,国内外学术界并未做出系统全面的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等教育